奉天殿的金砖地。
还残留着昨夜的寒气。
阶下百官的朝靴踩在上面。
发出比往常轻三成的 “沙沙” 声。
—— 没人敢在这时候弄出多余的响动。
生怕触了龙鳞。
朱厚照坐在临时宝座上。
指尖漫不经心地划过案上的奏本。
目光扫过仍低着头的群臣。
忽然开口:
“韩文。”
“你刚才说大同战事缺粮草。”
“具体要多少?”
户部尚书韩文猛地抬头。
额角的冷汗还没擦干。
连忙躬身:
“回小爷。”
“大同总兵王杲奏请调拨十万石粮草。”
“三万匹布。”
“另需白银五万两购置军械。”
“合计约需……”
“准了。”
朱厚照没等他算完就抬手打断。
“让江彬押送粮草时一并带回。”
“告诉他。”
“孤只要胜仗。”
“别给孤找借口。”
“臣遵旨!”
韩文愣了愣。
没想到太子如此干脆。
连忙磕头谢恩。
—— 刚才殿外的棍棒声还在耳边响。
他原以为会被追问几句。
甚至斥责几句。
朱厚照没看他。
转而看向兵部尚书:
“宣府巡抚奏报。”
“蒙古小股骑兵袭扰边境。”
“你怎么看?”
兵部尚书是刘大夏。
出列抱拳道:
“小爷。”
“宣府兵力尚可抵御。”
“臣以为可增派两千京营精锐驰援。”
“同时命大同、延绥两地出兵策应。”
“形成夹击之势。”
“定能击退来犯之敌。”
“就按你说的办。”
朱厚照点头。
“三日内出兵。”
“迟了一天。”
“你这个兵部尚书就别当了。”
兵部尚书刘大夏心里一凛。
高声应道:
“臣遵旨!”
接连两件事。
朱厚照都没多做纠缠。
既没像昨天那样疾言厉色。
也没像老皇帝那样反复询问。
只在关键处定下调子。
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利落。
阶下的群臣悄悄松了口气。
却又不敢真的放松。
—— 谁都知道。
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昨天的血还没干透。
太子绝不会就这么算了。
“还有谁有本启奏?”
司礼监太监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
吏部尚书犹豫了一下。
出列道:
“小爷。”
“江南乡试放榜后。”
“有举子联名上奏。”
“称主考官阅卷不公。”
“请求重审。”
“此事……”
“重审可以。”
朱厚照打断他。
“让都察院派御史去查。”
“若真有不公。”
“主考官及同考官。”
“全部革职查办。”
“永不录用。”
他顿了顿。
目光扫过文官集团:
“记住。”
“科举是选贤任能的根基。”
“谁要是敢在这上面动手脚。”
“孤诛他九族。”
吏部尚书额头冒汗。
连忙应下:
“臣遵旨。”
几件事处理下来。
奉天殿里的气氛渐渐缓和了些。
有几个老臣甚至觉得。
或许新皇真的能听进劝。
只要别再提宫里的眼线。
日子总能过下去。
朱厚照看着他们脸上细微的变化。
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这招在任何时候都好用。
“礼部尚书。”
朱厚照忽然开口。
王华心里咯噔一下。
连忙出列:
“臣在。”
“先帝陵寝的工程。”
朱厚照的声音很平静。
听不出喜怒:
“进展如何了?”
“回小爷。”
王华定了定神。
“陵寝主体已完工。”
“只剩神道石刻和享殿彩绘。”
“预计下月中旬可全部竣工。”
“竣工后。”
“送先帝入陵的礼仪。”
“都安排好了吗?”
“臣已命礼官拟定了仪轨。”
王华递上一卷黄绸。
“待小爷过目后便可施行。”
“只是……”
“只是什么?”
朱厚照挑眉。
王华的脸瞬间涨红。
像是鼓足了毕生勇气:
“只是……”
“工部奏报。”
“陵寝尾款和送葬礼仪所需开销。”
“还差三十万两白银。”
“国库…… 国库恐难支撑。”
终于来了。
朱厚照心里冷笑。
弘治朝的财政。
早就被这群 “贤臣” 折腾得捉襟见肘。
先帝节俭一生。
到最后连自己的陵寝都快没钱收尾了。
“国库没钱?”
朱厚照看向户部尚书韩文。
“韩大人。”
“王尚书说还差三十万两。”
“国库里现在有多少银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朕,朱厚照,开局大杀四方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