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皇庄的育种基地,在春日暖阳的持续照拂下,已然显露出一派蓬勃生机。
嫩绿的红焰薯苗不再是初时的怯生生模样,叶片肥厚舒展,蔓茎坚韧地向着四周探伸,将原本褐色的土地染成了充满希望的翠绿海洋。
晨起的露珠尚未完全蒸发,缀在叶尖,于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宛如撒了一地的珍珠。
初颜公主几乎每日都会轻车简从,早早便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她褪去了宫装的繁复华美,常着一身素净简便的棉布衣裙,乌发也仅用一根玉簪松松绾起。
她不再仅仅是远远眺望,而是真正地躬身入局。在划出的那片“示范田”里,她跟着请来的老农王老汉,学习如何精准地切分种薯,确保每一块上都带着充满生机的芽眼;她小心翼翼地将处理好的薯块埋入精心调配的肥土中,测量间距与深度;她仔细观察幼苗的每一丝变化,记录下日照、水温、土壤墒情对其生长的影响。
白皙的手指常常沾满泥泞,额角沁出细密的汗珠,她却浑不在意,那双明澈的眸子里,倒映着这片新绿的希望,闪烁着比任何珠宝都璀璨的光彩。
属官们目睹公主如此身体力行,最初的惊异与无措渐渐化为由衷的敬佩与高涨的热情。原本可能存在的些许官僚敷衍之气被涤荡一空,所有人都沉下心来,各司其职,却又协同配合。
翰林学士张昀编纂的《红焰薯种植要略》初稿已然完成,不仅文字通俗,配图精准,甚至还应初颜的要求,加入了如何辨别常见小病害、如何利用农家肥增强地力等实用技巧。
寻找“示范户”的工作虽进展缓慢,却也在稳步推进,几名胆大或困窘至极的农户,在反复确认了朝廷提供的种苗、口粮补偿及技术指导的承诺后,终于颤抖着在契约上按下了红手印。
一切看似都在朝着初颜所规划的方向顺利推进,希望的幼苗仿佛已在人们心中悄然种下。然而,身处风暴中心的初颜,却并未被这初步的顺遂蒙蔽双眼。
朝堂之上,庞太师等人那日虽未再强谏,但他们离去时那深沉难测、暗藏机锋的目光,如同隐在华丽袍服下的毒蛇信子,时时在她脑海中闪现,提醒着她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汹涌。
她深知,自己推动的绝非仅仅是一种新作物的种植,而是触碰乃至试图撬动一个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
红焰薯所代表的高产、易活、不择地而生的特性,一旦推广成功,将极大地削弱地方豪强和传统粮商通过控制粮食和土地而对百姓乃至朝廷施加的影响。
这无异于断人财路,掘人根基。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理。明面上的反对被父皇压了下去,那么,暗地里的手段便必然接踵而至。
因此,她并未有丝毫放松。皇庄的守卫增加了两班,尤其是储存珍贵种薯的库房和已成活苗圃的核心区域,更是由她亲自挑选的、背景清白的侍卫心腹日夜轮班值守,出入皆需严格记录核对,滴水不漏。
但她心中的那根弦始终紧绷着,直觉告诉她,敌人的手段绝不会如此简单直接。
若只是毁掉部分种苗,虽会造成损失和拖延,却难以动摇根本。他们若要动手,必然追求一击致命,不仅要毁掉作物,更要毁掉这作物赖以生存的“信誉”和“希望”。
她的预感精准地捕捉到了来自黑暗中的恶意。
距离皇庄数十里外,一处隶属于庞太师名下、却鲜为人知的隐秘别院。高墙深院,隔绝了内外声息。密室之中,只点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将人影拉得扭曲晃动,平添几分阴森。
庞太师自然不曾亲自现身于此等腌臜之地。主持此次密议的是他最信赖的心腹幕僚,一位面色苍白如纸、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的中年文士,姓贾,府中之人皆尊称一声“贾先生”。
而下首坐着的那位,正是前夜如同鬼魅般潜入太师府的黑影——一个身着暗青色劲装,面容普通得扔进人海便再难寻觅,唯有一双眼睛透着惯常杀戮留下的冰冷戾气的男子。他是活跃在江湖阴影里,专接“脏活”的组织“地煞门”的头目之一,代号“影蝎”。
“情况便是如此。”贾先生的声音平稳无波,却带着一种冰冷的质感,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回荡,“我们的人观察多日,那位公主殿下倒是颇通实务,防守得极为严密。库房与主苗圃犹如铁桶一般,难以下手。即便耗费巨大代价毁去一部分,于大局而言,不过疥癣之疾,她很快便能重新补上,反而会打草惊蛇,让她更加警惕。”
影蝎抱着臂膀,嘴角撇过一丝属于江湖人的不屑:“那依先生之高见,该如何?总不能让我手下的弟兄们硬闯官家禁地,那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贾先生干瘦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极淡却令人不寒而栗的笑意,他缓缓从袖中取出一个不过拇指大小、色泽暗沉的粗瓷小瓶,轻轻放在两人之间的茶几上。那瓷瓶貌不惊人,却仿佛带着无形的寒意,让周围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破晓之翼:女皇的征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