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朝堂议事,新政初提
阳春三月,京城褪去了冬日的寒意,处处柳绿花红。太和殿内,文武百官身着朝服,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皇上高坐龙椅,神色威严,目光扫过阶下众臣,沉声道:“今日召集众卿,是为商议国事。如今边境安定,民生渐兴,但朝堂之上,官员选拔仍有弊病,众卿可有良策?”
话音刚落,阶下众臣窃窃私语。大胤朝的官员选拔,向来沿用“世卿世禄制”与“察举制”结合的方式——贵族子弟凭借家世世袭官职,寒门学子需经地方官员举荐方能入仕。这种制度早已弊端丛生:贵族子弟尸位素餐,寒门学子难有出头之日,朝堂之上,多是趋炎附势之辈,真正有才干者寥寥无几。
林微身着淡紫色绣凤宫装,站在武将队列的末尾,胸口的凤佩随着呼吸微微起伏。自祭天大典后,她以“护国夫人”之尊获许参与朝堂议事,虽无正式官职,却已是大胤朝开国以来,首位能踏入太和殿参与国政的女子。这半个月来,她走遍京城内外,见过寒门学子报国无门的悲愤,也见过贵族子弟鱼肉百姓的嚣张,心中早已定下了推行新政的决心。
“启禀皇上,”林微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清亮如玉石相击,“臣妇有一策,可解官员选拔之弊,名为‘科举选才制’。”
此言一出,太和殿内瞬间鸦雀无声。众臣纷纷侧目,看向林微,眼中满是惊讶与质疑。世卿世禄制沿用百年,早已根深蒂固,一个女子竟敢提出推翻祖宗之法的新政,简直是闻所未闻!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好奇:“护国夫人,何为‘科举选才制’?细细道来。”
林微抬起头,目光从容地扫过众臣,将现代科举制度拆解重组,包装成“上古先贤所创之选贤秘术”:“所谓科举,便是设文武两科,每年春秋两季开考。无论出身贵贱,凡年满十六岁、品行端正者,皆可报名应试。文科考经义、策论、诗赋,选拔治国安邦之才;武科考骑射、兵法、武艺,选拔保家卫国之将。考中者,按成绩高低授予官职,从县丞、校尉起步,凭功绩晋升。”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道:“此制有三利:其一,广开贤路,让寒门有识之士得以报效国家,避免人才埋没;其二,打破贵族世袭,防止官员结党营私,净化朝堂风气;其三,以考选材,标准公开透明,可减少举荐制中的舞弊之风。臣妇家中藏有上古先贤手札,详细记载了科举制的规程与利弊,愿献于皇上,以供参考。”
这番话条理清晰,句句切中时弊,皇上听后,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此策听来,确是良策。若能推行,实乃国家之幸,百姓之福。”
然而,不等皇上说完,丞相魏庸便出列反对。魏庸已年过花甲,是三朝元老,出身顶级贵族魏家,家族子弟遍布朝堂,是世卿世禄制的最大受益者。他须发皆白,却眼神锐利,躬身道:“皇上三思!祖宗之法,不可轻改!世卿世禄制沿用百年,方能保朝堂稳定、贵族和睦。科举制让庶人入朝,与贵族平起平坐,岂不是乱了尊卑秩序?再者,庶人多是山野村夫,无世家教养,恐难当治国重任,反而会搅乱朝堂!”
吏部尚书赵温立刻附和:“丞相所言极是!官员选拔,当重门第、重品行,庶人良莠不齐,若仅凭一纸考卷便授予官职,难免有奸佞之徒混入朝堂,危及社稷!臣请皇上驳回此议,坚守祖宗之法!”
紧接着,礼部尚书、户部侍郎等十余名贵族出身的大臣纷纷出列,联名反对。他们或强调“尊卑有序”,或担忧“朝堂动荡”,言辞激烈,将林微的科举制批驳得一无是处。
林微静静站立,神色平静,没有丝毫慌乱。她早已料到会遭遇阻力,这些贵族大臣靠着世袭制度掌控权力,科举制无疑是断了他们的后路,他们自然会拼死反对。
宇文擎上前一步,挡在林微身侧,沉声道:“皇上,臣以为,护国夫人之策,利国利民。如今边境虽安,但北狄仍虎视眈眈,朝堂急需有才干之人共谋大业。贵族子弟中,虽有贤才,但更多是纨绔之辈,占据高位却毫无建树。科举制广纳贤才,正是为国家储备力量,何错之有?”
苏瑾虽无朝堂官职,但作为忠义侯,也获准列席议事。他立刻附和道:“皇上,臣也赞同科举制。经商之道,在于货比三家、择优而取;治国之道,亦然。科举制便是‘择优而取’,让真正有才干者掌权,方能让国家长治久安。臣愿捐出万两白银,资助科举考场的修建与考生的路费,为国家选贤尽一份力。”
宇文擎和苏瑾一武一文,一公一商,鼎力支持,让朝堂之上形成了鲜明的两派对立。支持科举制的,多是寒门出身的大臣、武将以及希望变革的年轻官员;反对的,则是老牌贵族与既得利益者。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太和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
林微胸口的凤佩微微发热,一道柔和的暖意传遍全身,让她更加冷静。她知道,这场争论,不仅仅是制度之争,更是权力之争。她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说服皇上,分化反对者,才能让科举制推行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