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集合点的时候,余三叔已经在等着了,还有几个人没到。
景忱便先跟陈国安和沈圆圆他们上了车,坐在车上等人。
沈圆圆看着景忱背着的背篓,好奇地问道:“景哥,你又去买了什么呀?”
背篓盖着,都看不真切,这时,几个村里的婶子也凑过来,同样一脸好奇。
景忱觉得这没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毕竟用的时候也得拿出来,便说道:“我买了棉花和布。”
他隐去了购买的过程,也没说是低价瑕疵布。
只是接着说:“我什么御寒衣物都没有,这不天越来越冷了吗,听说辽省的冬天很难熬的,只能花钱买,这一下花了我差不多所有钱。”
景忱这么说,也是怕别人觉得自己真有钱,时不时来借点。
一旁的陈国安表示赞同:“咱过冬确实得准备些棉服,趁着还没下雪得多捡些柴火留着烧炕。”
倒是同村的一个婶子听到他买棉花把钱都花完了立马皱起眉头说道:“你这娃,花这么多钱,太败家了,以后没钱傍身可咋办哟。”
沈圆圆在一旁忍不住开口,“婶子,您不了解情况,景忱下乡的时候就一个小包袱,冬天棉服一件也没有,他也是没办法。”
沈圆圆心里想着,景哥在车上连干粮都舍不得吃,要不是真的急需,肯定不会花这么多钱。
如果景忱知道她在想什么只会说妹子你想多了,我就是吃着喇嗓子。
老知青苗翠翠也点头说道:“就是,景忱这也是为了能好好过冬,不然冻出病来可怎么办。”
苗翠翠看着景忱,心里有些同情,虽然接触不久,但从他清瘦的身体和比队上男知青都要老旧的衣服就可以看出他过的挺艰难的。
那婶子听了几个知青的话倒也没再说什么,只是觉得这城里人的生活也没多好嘛,过得还不如他们这种地里刨食的。
让知青们不理解的是景忱这样其实跟王红兵情况差不多,甚至比他还差,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景忱过得挺苦的,怎么王红兵就一直觉得景忱在家里享福呢。
就在这时,王红兵大摇大摆地回来了,嘴里还叼着国营饭店的大肉包子,油顺着嘴角流下来。
他一看到景忱,立马来了精神,冷嘲热讽道:“哟,这不是咱们的景大少爷吗?买了这么多东西,是不是又把家里的家底都掏出来了?”
沈圆圆一看这情形,立马火冒三丈,想着一定要帮景忱出气。
站起来指着王红兵说,“王红兵你别欺人太甚,景哥不计较那是他大度,你自己在国营饭店买大肉包子吃,还这么高调奢侈,这不是小资做派是什么?”
王红兵满不在乎地撇撇嘴,嚼着包子含糊不清地说:“你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本事你也去买啊,在这说什么屁话。”
王红兵一脸混账样拉低了在场婶子知青所有人的感官。
沈圆圆被气得满脸通红,差点跳起来。
景忱见状,连忙起身安慰沈圆圆:“圆圆,别气,犯不着跟他置气,你为我出头,我心里都明白。”
说完,景忱转身直视王红兵,眼神犀利,语气冰冷:“王红兵,你别太过分了!你以为自己做的那些事能瞒得住吗?”
景忱这话一出倒是引起在场人的议论,到底是干了啥丧良心的事。
王红兵听到这话,脸上一阵慌乱,但还是强装镇定:“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我听不懂。”
景忱凑近他低声道:“柳荫巷。”
像是什么敏感词汇,王红兵一听到这个地方瞬间脸色煞白跟个鹌鹑似的不敢再开口。
他说得小声没有人注意到。
柳荫巷就是刚刚景忱去卖草药撞见王红兵的巷子。
当时王红兵在跟一个混混似的人说话,说了几句后给了对方钱就往一个巷子走,估计就是传说中的黑市,交的钱就是入场费。
这可是投机倒把,这么大一个把柄看不把他捶得不能蹦跶。
“景知青,王红兵干了什么破坏集体团结的事你马上说出来,我们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看了好一会儿的余三叔也开口了。
景忱似笑非笑得看着王红兵,看他额头上在这快穿袄子的季节竟然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嘴角嗫嚅着不知如何辩解。
“那肯定,我们知青点已经出了他这一号人,我们肯定要及时纠正过来。” 对余三叔的话景忱表示一万个赞同,但王红兵这种人就是记吃不记打,把柄捏在手里才安全。
“你闭嘴!” 看景忱想当众举报他王红兵终于慌了。
“李婶子,听说你家的老母鸡昨天丢了。” 景忱这话题一转倒是令王红兵没反应过来。
一旁吃瓜吃得正起劲的李婶也是没想到还跟她家老母鸡有关系。
村里每家每户都分两只鸡留着下蛋,每个月交够一定的数量剩下的可以留着自家吃。
“那可是养着下蛋交公粮的,哪个挨千刀的偷了我家鸡!” 李婶双手叉腰,眼睛瞪得溜圆,脖子上青筋暴起,扯着嗓子喊道,“要是让我知道是谁,我跟他没完!今天不把这事儿弄清楚,我这心里就憋得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七零小知青和军官大佬谈上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七零小知青和军官大佬谈上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