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依旧阴沉沉的,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一大早,寂静的清晨还未完全从沉睡中苏醒,突然一声惊雷轰然炸响,与此同时,西厢房内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二者交织在一起,如同一记重锤,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而刺耳。紧接着,便是佟佳舒舒那充满惊恐的尖叫,声音尖锐得仿佛能划破这沉闷的雨幕。
佟佳舒舒双眼瞪得浑圆,目光死死地锁在铜镜之中自己的面容上。只见原本白皙光洁的面庞上,此刻竟起了密密麻麻的红疹,犹如无数只小虫子在她脸上肆意蠕动,看得她头皮一阵发麻。她惊恐万分,下意识地大声呼喊:“梅香,快,快去把紫云膏给我拿来!”
梅香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脸色惨白,听到主子的命令,她哪敢有丝毫耽搁,匆忙跑到妆匣前,手忙脚乱地翻找出紫云膏,连盖子都差点没来得及打开,便慌慌张张地递给佟佳舒舒。
佟佳舒舒颤抖着双手,一把抓过紫云膏,迫不及待地往脸上抹去,却浑然不知,那盒药膏早已被调换成混着赤焰丹的香粉。
唐嬷嬷正在不远处安排事务,忽闻一阵嘈杂的骚乱声远远传来。她心中 “咯噔” 一下,暗叫不好。顾不上手中未竟之事,她立刻放下手头活计,脚步匆匆地朝着声源处赶去。
赶到佟佳舒舒门前,只见围了一群人,正探头探脑地往里张望,脸上满是好奇。唐嬷嬷眉头紧皱,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火,她用力分开人群,语气严厉地喝道:“都在这儿凑什么热闹!还不快散开!”
众人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威严气势震慑住,纷纷低下头,不情愿地缓缓散去。唐嬷嬷这才快步迈进屋内。
一踏入屋内,唐嬷嬷的目光瞬间被佟佳舒舒的脸所吸引。只见佟佳舒舒的脸肿得好似发面馒头,原本细腻的肌肤上布满了红疹,那些红疹仿若有生命一般,还在不断地朝着四周蔓延。原本那张秀丽动人、让无数人称赞的面容,此刻竟变得面目全非。
唐嬷嬷心里叫苦不迭,暗自思忖:昨日刚有两个格格称染了风寒,今日这位格格又突然毁容,这一连串的事情,可让我如何向上头交代啊!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负责今日当值的太医匆匆赶到了。来者并非昨日为圆姐和桑宁诊治的刘太医,而是一位年轻的太医 —— 小孙太医。
小孙太医年纪轻轻,初入太医院不久,经验尚浅。他快步走到佟佳舒舒跟前,微微俯身,神情专注地仔细查看起来。只见他时而轻皱眉头,时而微微摇头,眼中满是困惑与无奈。
一番端详过后,小孙太医直起身子,面露难色,苦笑着无奈叹道:“嬷嬷,格格,实不相瞒,我刚进太医院不久,平日里应对些寻常的风寒杂症,倒还勉强能够胜任。可格格脸上这病症,着实棘手复杂,以我目前的见识与经验,实在难以准确判断。家父同样在太医院当值,行医多年,医术精湛,在这方面颇有造诣。还劳烦嬷嬷再差遣一位公公,陪我走一趟,去请家父前来。”
唐嬷嬷听闻,虽心中焦急万分,但也知道此刻不能慌乱,赶忙吩咐一个太监随小孙太医前去。
在太监去请太医的时候,佟佳舒舒满心的恐惧与无助如汹涌的潮水般将她彻底淹没。她双手死死地捂着脸,仿佛只要捂得足够紧,那可怖的红疹便会凭空消失一般。她的肩膀止不住地微微颤抖,像是秋风中瑟瑟发抖的残叶。豆大的泪珠不受控制地从她的指缝间簌簌滑落,一滴一滴,重重地砸在旗装上,瞬间洇湿了一大片,宛如一朵朵绽放的暗色泪花。
她满心都是恐惧与无助,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今后毁容后,若是入不了这深宫,那家里又会如何,整个人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在这焦急又煎熬的等待中,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无比漫长,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佟佳舒舒依旧紧紧捂着脸,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哭声虽渐渐弱了下去,可仍不时发出几声抽噎。
梅香在一旁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来回踱步。她一会儿凑近佟佳舒舒,轻声细语地安慰着:“格格,您别太着急,太医马上就来了,一定会治好您的脸的。”一会儿又快步走到门口,伸长脖子,焦急地张望着,满心盼着老太医能快点到来,仿佛那是她们唯一的希望。
终于,小孙太医带着他的父亲孙太医匆匆赶来。孙太医年过半百,行医多年,经验丰富,在太医院也是颇有名望。
他一进门,便径直走到佟佳舒舒面前,神色凝重地仔细查看她脸上的红疹。
查看完红疹,孙太医直起身来,和声询问道:“格格,您除了脸上的红疹,身子还有其他不适之处吗?近日饮食起居可有什么异常?” 此时的佟佳舒舒早已被吓得六神无主,满心的恐惧与悲伤让她泣不成声,根本说不上话来。一旁的梅香见状,心急如焚,也顾不上什么礼仪规矩了,赶忙抢着一一作答,言语之中,满是对自家格格病情的担忧与焦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梨园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梨园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