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在茫茫大海上持续航行,离陆地渐行渐远,四周愈发空旷寂寥,唯有海浪不知疲倦地起伏,与海风肆意呼啸,交织出一曲单调又磅礴的乐章。此刻,这叶扁舟就似沧海一粟,与浩渺无垠的海洋无声对峙。
李元亮寸步不离地守在瓜尔佳氏身旁,目光紧锁着母亲那日益憔悴的面容,满心忧虑如潮翻涌。
他时而起身,警惕地扫视海面,更时刻留意着母亲的细微动静。每一声微弱的咳嗽,都如重锤狠狠撞击他的心。
瓜尔佳氏轻轻闭上双眼,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思绪早已飘回往昔,沉浸在那些难以忘怀的回忆之中。遥想当年,李家在盛京城里,那可是声名远扬,门第显赫。
李元亮年幼时,每逢年节,李府便热闹非凡。族中子弟齐聚一堂,欢声笑语盈满庭院。瓜尔佳氏身为当家主母,里外操持,虽忙碌不堪,脸上却始终洋溢着满足的欢喜。她精心筹备年夜饭,看着子孙围坐共享团圆,那一刻,所有辛劳都有了意义。
在那温馨的记忆画卷里,丈夫的身影从未缺席。记得有一年中秋,明月如银盘高悬,清辉将花园装点得如梦似幻。全家齐聚赏月,氛围温馨融洽。丈夫趁着众人谈笑,悄然走近,脸上漾着温柔笑意,递上一块她最爱的豆沙月饼,轻声道:“这些年,里里外外全靠你操持,这偌大的府里,实在离不开你啊。”他眼神温柔而坚定,那一刻,瓜尔佳氏感到所有付出都得到了最温暖的回应。
还有一回,李元亮的父亲带他去参加骑射盛会。小元亮身着崭新骑装,英姿飒爽地跨在马上,虽年纪尚小,眉宇间却透着天生的倔强。比赛间,他意外落马,重重摔在地上。然而,他毫无怯懦退缩,迅即翻身而起,利落地重跨战马,奋力追赶。虽最终未夺魁,其勇敢坚韧却赢得满场如雷掌声与赞叹。归家后,瓜尔佳氏心疼地为他处理伤口,丈夫在一旁笑着宽慰:“咱儿子就是有骨气!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将来必成大器!”那充满信心的鼓励,如同明亮的火炬,照亮了瓜尔佳氏对儿子未来的无限憧憬。
又忆起李元亮初入仕途,举家沉浸于喜悦与自豪。离家赴任前夜,瓜尔佳氏亲手将一针一线纳好的布鞋交到他手中,眼中满是不舍与关切,千叮万嘱要保重身体,莫忘家训,做清正廉洁的好官。彼时,丈夫神情庄重地立于一旁,有力拍着李元亮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儿子,咱家世代忠良。此去为官,定要胸怀天下,为国为民,莫负家族厚望!”那话语,如洪钟般响亮有力,深深烙印在瓜尔佳氏心底。
然而,命运诡谲,世事如白云苍狗。
不知何时起,阴霾悄然笼罩李家。
先是家中生意连遭不顺,诸多产业陷入困顿;继而祸不单行,言官竟莫名弹劾丈夫私通前明。弹劾如晴天霹雳,太宗闻之大怒,立命处死。万幸公公足智多谋,冒险偷梁换柱、李代桃僵,丈夫才侥幸逃脱,隐姓埋名于赫图阿拉艰难藏身。可即便如此,李家终究难逃厄运,如今落得夫死家散,仓皇踏上逃亡之路。
瓜尔佳氏嘴唇微动,喃喃着听不清的话语,想必是感慨命运无常残酷,心中满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与此同时,圆姐和李佳祥青所在的车队重新启程。马车沿着蜿蜒道路颠簸前行,两旁景色流转如画,此刻却丝毫引不起两人注目。她们的心,早已紧紧系于海上的李元亮与瓜尔佳氏,忧惧那航程再添波折。
李佳祥青为缓解圆姐的紧张,轻声讲述李家旧日趣事。圆姐虽努力挤出笑容回应,眼底忧虑却挥之不去。
盛京将军府内,将军阿穆尔图仍深陷愤怒与不甘的泥沼。他阴沉着脸,端坐书房太师椅上,双眼如炬,死死钉在桌上那半幅诺尼江舆图上,仿佛要洞穿其中所有隐秘。师爷屏息侍立一旁,大气不敢出。
“啪!”将军猛地一拍桌案,巨响在寂静中回荡。他霍然起身,在房中焦躁踱步,低吼着:“李家必有后手!绝不可能如此轻易逃脱!加派人手!不惜代价,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出来!”
师爷惶恐应声“是!”,匆匆退下安排。
盛京将军部下紧追不舍,至红崖子时,却发现元亮的船早已驶过威海卫,消失在茫茫海天之间,徒留一片空荡海面,令追兵懊恼顿足。
陆路之上,圆姐一行也突遭变故。原本晴空骤然风云变色,浓墨般的乌云沉沉压下,一场暴雨蓄势待发。
哈番当机立断,命车队疾驰向前方一座破旧庙宇暂避。甫抵庙门,豆大的雨点便倾盆而下。众人匆忙将马车赶入庙中安顿。
圆姐和李佳祥青缓缓下车,环顾这倾颓庙宇,心头忧虑更甚。刺鼻的潮湿腐朽气息弥漫其间,蛛网密布的神像残缺不全,面目模糊,无言诉说着岁月沧桑。哈番谨慎地安排趟子手把守各处入口,以防不测。
两人静坐角落,听着庙外噼啪雨声,心中唯剩默祷:愿一切平安,这噩梦般的流亡早日终结。
喜欢梨园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梨园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