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转移话题的意图太过明显,鲁明华是彻底无语了,知道再也问不出别的,便干脆大方的为她答疑解惑,说:“赵德贵跟黄拐子,还有他们那两个儿子,都被带去派出所了。陈春容也跟去了,说是要跟赵大富打离婚。”
春晓“哦”了一声,又说:“她还能想到离婚,那肯定就没疯啊!她早就应该跟赵大富把婚离了,不然也不会一直被人这么欺负!”
鲁明华再不想听春晓乱扯下去,说:“你个小孩子家家的,大人的事情,你知道什么?再在这胡说,一会儿上学就要迟到了!”
其实一番信息交流下来,母女俩都还是比较满意的。
春晓跟玉芳一道上学的路上,远远就看见了往回走的苏建国、林国喜和派出所的严洪和陈兵。他们后面跟着的,是小尾巴似的玉凤他们几个小娃娃和三只狗狗,队伍排列从高到低,却意外的整齐和谐。春晓忍不住把她们放学时的队伍和这个队型,做了一个比较,顿时乐出了声儿。
玉芳好笑的问:“晓晓,你笑什么呢?”
春晓指指队伍,说:“我看见他们这支队伍,就想起了我们放学的队伍,实在想笑!”
玉芳也笑得不行,说:“这可能就是人家说的,‘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春晓疑惑的问:“这话是这么解释的吗?”
玉芳更乐了,笑着说:“勉强借来一用,我这不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形容吗?”
玉芳和春晓笑闹一阵,也就收敛住了,毕竟这个时候,别人都以为出了人命呢,她们还敢这样欢欢喜喜的,不是存心想犯众怒吗?
两人走下山梁,看见苏建国和林国喜忙打招呼,严洪看看她们,又看了看跟在后面的四个小人儿,问林国喜和苏建国:“这都是你们两家的孩子?”他心里却在想:“不会这么离谱的吧,谁会这么不把计划生育当回事儿啊!”
苏建国说:“那两个小男孩是我们亲戚家的;后面的小闺女和这个大闺女是我的;那一个大一点儿的男孩和这个闺女是林书记家的。”
陈兵好奇的问:“他们怎么不跟姐姐一起回去吃饭呢? 这些孩子,跟着我们干什么啊?”
林国喜顺势就问玉芳和春晓:“你们回去吃饭,怎么不把他们几个一起带回去啊?”
不等玉芳和春晓解释,林昊说:“爸爸,玉芳姐姐和姐姐都喊我们了,是我们不愿意回去,想等会儿跟你们一起吃饭!”
林国喜和苏建国看着几个小崽崽,满脸无奈。苏建国说:“这些孩子整天就喜欢粘着大人!”
严洪突然意识到,家里的几个孩子,跟他好像从没这样黏糊过。这个认知,让严洪的情绪有些低落,同时也不由的对这种亲密的亲子关系更加羡慕。
陈兵也在努力地搜索着自己的记忆,试图找到与父亲如此亲密相处的时刻。然而,这样的场景在他的记忆中,却很模糊,这让他感到一阵心酸。陈兵不由反思,他和父亲之间,是因为工作太过繁忙,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才会导致彼此忽视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一下?
不管是严洪还是陈兵,他们都没有注意到,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祖辈固有的父亲形象-家里的顶梁柱。
不管多么活泼朝气的男人,一旦成了家,当了父亲,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就会渐渐变得成熟稳重。有爱,也深深的埋在心里,羞于说出口,好像说出来,就不符合他们严父的人设了似的。
而做为孩子,父亲在我们眼里就是山一样的存在,高大、巍峨、雄壮。小的时候想与他亲近,如同小兽天然的寻求安全感。但懂事以后,面对他们日渐严肃的表情,严厉的教导,尤其是针对调皮捣蛋的棍棒教育,本能的想要逃避。好像是突然有一天,就滋生出了敬畏心,自然也就有了距离感。 如此一来,父子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关系也就越来越生疏了。
像苏建国、林国喜他们几家,可能算是为数不多的存在吧? 但我们知道内情的,就会想象还有一种可能,或许是因为有了玉凤他们的加入,才改变了这几个家庭的氛围。
等大人们走过去了,玉芳对几个小家伙儿说:“你们啊!都让人家好奇了!还不快回去吃饭,妈妈他们都还饿着肚子在等你们呢!”
孩子们听着玉芳的嗔怪,有些心虚,都纷纷点头,一叠声的回应,说马上回去。接着又齐刷刷的转头看向春晓。林昊问:“姐,你今晚还去爷爷奶奶家吗?”
春晓反问:“怎么了? 我去不去关你什么事啊?难不成你也想去啊?”
林昊认真的点头说:“嗯!我也想去!我还想带小五他们几个今天晚上一起,去爷爷奶奶家玩儿呢!所以才问你去不去啊?”
春晓毫不犹豫的说:“去!肯定去!你们去了,爷爷奶奶一定会做好吃的,我不去,不是就亏了吗?但我走的时候,没跟妈妈说,你回去可要记得帮我说一声啊!”说着,春晓还邀请玉芳:“玉芳姐姐,你要跟我一起去吗?你还没去过我爷爷奶奶家吧?他们那里挺好玩儿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在这温情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