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到了开学这天。苏建国的身体已完全康复了,他跟冯巧一人骑一辆自行车,送玉秀去县一中报名。
苏建国开玩笑说:“先让我去看看高等学府长什么样子,等以后有机会去了,也省的我怯场啊!”
令一家人意外的是,玉秀的班主任老师,竟然是李远志的妻子钱玲!
钱玲忙着安排新生,也没时间多谈,就说:“我上午安排好他们,下午就没事了。你们先去附近转转,我中午请你们吃饭。咱们有一下午的时间,可以在一起说说话!”
苏建国跟冯巧欣然答应。两人出了学校,苏建国说:“巧儿, 不如我们趁着这个机会去李县长家拜访一下,不只是现在老大在钱玲手上读书,就光说李县长,那可是我的贵人啊!”
冯巧说:“行,咱们去供销社给他们买点礼品吧!只是买什么好呢?烟酒还是营养品?”
两人一边往供销社走,一边商量,苏建国说:“大包小裹的太过张扬了,李县长毕竟是公家人,万一被有心人看见了, 会给他找麻烦的。”
两人最后商量着给李远志买了一支价格中上的钢笔;钱玲是一条羊绒围巾;孩子则是一套连环画;老人还是买了营养品。
中午三个人一起吃的饭。饭后,苏建国和冯巧应邀跟钱玲回了家。
钱玲的家就在县政府旁边。离一中并不远,几人骑车很快就到了。
钱玲热情的把苏建国夫妻领进家里,请两人在客厅坐下,泡好茶,说:“苏大哥、嫂子,你们先坐着歇会儿,我去喊远志回来。”
“不会打扰他工作吧? 要不我们坐会儿就走?”苏建国道。
钱玲说:“没事,他这段时间刚好不忙!”
果然,两人很快就回来了。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李远志笑着向苏建国夫妻打招呼,“苏大哥、嫂子,你们好啊!”
接下来,几人自然又说道玉秀考上了一中,还正好在钱玲的班上,李远志笑着感叹说:“我就说,我们两家有缘吧?在哪里都能遇到!”
说到这里,冯巧忙问:“你们家向阳呢?没在家吗?”
钱玲有些抱怨的说:“没有,我昨天又把他送去他奶奶家了!我本想送他进幼儿园的,远志说送早了,要再等一年!”
李远志有些尴尬的笑笑,说:“我就是觉得,那么小的孩子,送去也学不了什么。说不定玩儿得兴起,等正式上小学的时候,都成老油条了!”
苏建国和冯巧对视一眼。苏建国问:“启蒙了吗?”
钱玲说:“启蒙了,我平常教他的时间少,他爷爷奶奶教他的时候多!”
李远志解释说:“我爸以前是一中的校长,我妈也是老师,他们现在都退休在家里,没事就喜欢带着向阳玩儿。其实我觉得把孩子送去幼儿园,还不如放在我爸妈那里,孩子学的还多一点呢!”
钱玲说:“可小孩子,到底还是应该多跟同龄的人待在一起。你看人家不都是那样的吗?”
苏建国觉得钱玲的话有道理,就像家里几个孩子,一般大小,由冯纤那样一个好老师带着,玩耍、学习两不误,多好!只是,这么好的事儿,可不是谁都能遇得到的!这么想着,心里一高兴,就说起了玉凤跟着冯纤学习的事。
苏建国说:“她一开始就是说咱们农村没有幼儿园,想给孩子们上上早教课。可没想到孩子们学的挺起劲儿的,效果竟是出乎预料的好!纤纤分析说,是因为这几个孩子在一起,相互作伴,相互学习,你追我赶,才能有这么积极向上的效果!”
钱玲听了眼睛一亮,跟李远志对视良久,随后说:“我觉得冯老师分析得特别有道理!让几个优秀的孩子待在一起,不光可以相互陪伴,还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真是太好了!”
李远志也连连点头,满眼期待的问:“那,现在玉凤他们跟着冯纤都学些什么呢?”
苏建国笑着说:“他们现在,把小学的课程差不多都学到一半了。纤纤说进度不错,又加了英语,不过英语现在只是听和说。她说听和说学好了,写就不成问题了。”
李远志和钱玲听得羡慕不已,这哪是冯纤最早预设的早教班啊,这分明就是少年班的预备班啊!
冯巧在一旁补充道:“这还是因为几个孩子关系好,天天在一起玩得开心,学得也开心!”
李远志摸着下巴思索起来,“要不,我把向阳送去乡下,让他也跟着冯纤一起学习?”他忍不住又在心里盘算了起来:“听起来,那几个孩子将来定是有大出息的人,我儿子要是早早的跟这些人打好关系,那以后可就不愁没有强有力的助力了!”
这么想着,李远志看看钱玲,也不待她回应,便迫不及待的,试探着问苏建国夫妻:“大哥,嫂子,以你们看,我们家向阳可不可以跟小五他们几个一起学习啊?”
苏建国微微一愣,随后和冯巧对视一眼,想了想,斟酌再三开口说:“李县长,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在这温情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