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忍不住哈哈大笑,满院子顿时笑声一片,传出老远。
好一会儿,大家的笑声才止住了,马良材激动的说:“姑父说得对!林叔,等我回到了部队,把您的消息告诉岳父,他一定很高兴的。”
林学明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期待。饭桌上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
饭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又聊了很久。林学明讲起他和冯昭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让人热血澎湃。
林学民笑着问马良材:“你岳父现在在部队是不是混的很有出息呀?”
马良材也笑着回答,说:“我岳父现在是我们团的团长,我们团很厉害的,我岳父带兵可是很严的。”
林学民说:“我开始就很看好他,那时候小小年纪就特别能吃苦!”
在林学民的记忆深处,冯昭年轻的身影依然清晰。他回忆起与冯昭相处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感慨。
冯昭这个人啊,可以说就是一个天生的战士。他的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能够在瞬间洞察出复杂局势中的关键所在。而且,他的勇气更是令人钦佩,面对再危险的敌人也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无论是身处怎样棘手的困境,还是遭遇多么凶狠的敌手,冯昭总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精准的判断,然后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这种当机立断的果敢,使得林学民多次跟他一起成功脱险,最后化险为夷。
不仅如此,冯昭还是个极其聪明且能干的人。在部队组织学习的时候,他总是比其他人更加勤奋刻苦,追求进步。对于军事知识的理解相当深入,并且能够巧妙地将所学到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战斗中去,这一点让首长们对他赞不绝口。
然而,真正让林学民对冯昭印象深刻的,还是他对待战友和敌人爱憎分明的态度。当面对敌人时,冯昭简直就是冷酷无情的杀神,毫不手软。他说:“必须把他们给打怕了,打残了才行。但凡给他们留下丝毫喘息的机会, 他们就不会汲取教训,总想着卷土重来,就像赖皮狗一样!”
但他对待自己的战友,却是情深义重,好几次都舍命去保护身边的战友。
冯昭曾经跟别的战友说:“别看我跟林学民同志年龄相差一大截儿,我们可是忘年交!”
聊着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时间过得飞快,聊着聊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
冯巧把剩菜热了一热,又重新炒了几个菜,大家说笑着又接着吃晚饭。饭后鲁明华带着两个孩子和朱家一大家子,才意犹未尽的纷纷散去。没办法,大的孩子要写作业;小的孩子困了要睡觉。
林国喜走在最后,他拉住了马东升说,有话要跟他说。他还想把他爸林学明也留下来。
林学明说:“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事,你们几个人说吧,我跟你妈先回去了。我今天太高兴了,这会儿感觉人有点困,你们几个好好商量着办吧!”说完就陪着文玉芬回水库湾了。
马东升知道林国喜要说农村经济改革的事,他也很想说说这个事儿。
马良材和冯纤本想多留一会儿,马毅却在马良材怀里打着哈欠,嘟囔着说:“爸爸,小毅瞌睡来了,想要睡觉了!”
王素娥见状,笑着说道:“你们再玩一会儿吧,我带小毅回去睡觉。”说着,就伸出手去,想要接过马毅。
可能马毅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即将要与爸爸长时间的分别。到底是小孩子,瞌睡虫一来,就不免跟着闹起了情绪。他紧紧抱住马良材的脖子,不肯松手,嘴里还喊着:“我只要爸爸抱我!”
冯巧见此情形,也不好再挽留,只得送他们回去。一路上,几个人边走边聊,话题不断。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马家门口。
直到王素娥邀请冯巧说:“孩子他姑,到家里坐一会儿吧。”
冯巧这才如梦初醒,连忙笑着推辞:“不了,不了,我还要回去收拾碗筷呢。两个孩子要写作业,明天还要上课呢。”
冯纤说:“姑姑,我送送你吧!”
冯巧赶忙摆手,笑着说:“不用啦,不用啦,张郎送李郎,送到大天亮,可别闹啦!”
几个人听了,都笑成了一片。
冯巧回来时院子里已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了。三张桌子也放回了原来的地方:一张在街沿上;一张在厨房里;还有一张摆在堂屋里,这会儿苏建国、林国喜、马东升正坐在一起,谈论如何发家致富呢!
冯巧直接进了厨房,没想到孩子们把厨房也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了。玉芳一个人坐在灶门前,手里拿着课本,正在轻声的背诵呢!
冯巧不用问也知道,玉秀一定带着玉凤去洗澡了。她对玉芳说:“老二,你去忙你的,等会儿把澡洗了,好早点休息。我来烧点开水,给你爸他们泡点茶去。”
玉芳答应着走了,冯巧坐在灶间,往灶膛里又添了一把柴, 望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冯巧的心里却是从未有过的平静。短短几天时间,她觉得自己的生命重新变得鲜活了,终于不再是游魂一样的存在于这世间了。
这些年,曾经经历的那些痛苦和磨难,她藏在心里从不敢说给任何人听。
可一到夜里,却时常被噩梦惊醒:梦里不是看见鲜血飞溅,残肢断臂满地翻滚;就是一片火海,房屋倒塌,呼救声震天;又或是被人追赶,不停的奔逃,醒来后浑身酸痛无比;甚至还有几次梦到苏建国和孩子们都被人给砍死了,而她就在一旁看着,喊得声嘶力竭却无力回天。
每一次醒来后,冯巧都大汗淋漓,久久不敢再把眼睛给阖上,只能睁着眼睛等着天明。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在这温情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