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巧也很惊讶,笑着打招呼说:“是钱玲妹子啊!”上下看了看又轻声问:“你咋在这啊?”
钱玲说:“我公公今天早上骑自行车不小心摔伤了小腿,我陪着婆婆把他送过来的。巧嫂子你又是为啥在这啊?”
冯巧大致说了经过,钱玲听了也是连声说好险!又问苏建国病房号是多少,说:有时间定要去看看,能在同一个地方两次遇见,还挺有缘份的。两人站在洗手池边聊了好一会儿,才各自离开。
冯巧回去跟苏建国说:“建国,你绝对猜不到我刚刚遇到了谁?”
苏建国问:“谁?我们五队的?”
冯巧直接公布答案:“钱玲,生小五时,同病房的那对知青,记得不!”
苏建国说:“哦!记得!那可真巧, 她在这干什么?”
冯巧说:“她公公骑自行车摔了腿,在这里住院。她还说他们有时间要来看你。”
苏建国笑:“人家看我们干什么?不过是客气两句。”
结果第二天李远志和钱玲真的来了,两人还提着糖和麦乳精。苏建国和冯巧赶紧热情相迎。
李远志笑着说:“苏大哥,我们可真是有缘啊!我昨天晚上听钱玲说你们在这里,我就想着怎么也得来看看。刚好今天礼拜天,我们这就来了!”
苏建国也笑说:“谢谢你们夫妻来看我!你们老父亲好些了吗?”
李远志说:“我爸小腿骨裂, 医生检查说问题不大,输点液观察观察,大概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冯巧要给两人削苹果,钱玲说:“巧嫂子,别忙活了,不如我们说说话!”
冯巧跟钱玲到一边谈起了育儿经,钱玲问起玉凤现在怎样,听说玉凤才会走路,不由跟着捏一把汗,她宽慰说:“这孩子就小时候吃了点亏,现在长大了就好了!”
冯巧问:“你们家的儿子肯定长得很好吧?小时候就白白胖胖的。”
钱玲的儿子叫李向阳,是个活泼可爱的宝宝。钱玲觉得,跟冯巧两夫妻养玉凤相比,她跟李远志养儿子可是太省心了。
这边李远志在跟苏建国讲社会变化。李远志一脸认真地对苏建国说道:“苏大哥,时代变啦!现在国家可是下了大力气要搞活经济呢,而且还要进行改革开放哦!”
苏建国听了这话,满脸疑惑,他挠挠头,不解地问道:“李兄弟,你这说的都是啥意思啊?我咋一句都听不懂呢?”
李远志见状,赶忙解释道:“这样吧,城里的情况我就先不说了,我跟你讲讲农村的事儿。你看啊,现在土地都包产到户了吧?”
苏建国连忙点头,表示确实如此。
李远志接着说道:“这其实还有个叫法,叫‘包干到户’。你知道这和以前有啥区别不?”
苏建国摇摇头,还是一脸茫然。
李远志继续解释道:“区别可大啦!以前呢,大家都是一起干活,收成好坏都一样。但现在不一样啦,包干到户就是自负盈亏了!
你们现在种啥、养啥,都由你们自己拿主意,要是亏了本,那也只能自己承担。不过呢,同样的道理,要是你们赚得多,那也跟别人没有关系!全是自己的。”
苏建国问:“你能不能说得更详细点!我们赚什么?”
李远志说:“赚钱啊!比如以前,大家养点什么都要偷偷摸摸的。现在,完全不用担心有人不让干,放开手脚想养多少都行!”
苏建国笑说:“钱都没有, 拿什么养啊?”
李远志神秘一笑说:“没有钱可以借贷啊!”
看见苏建国瞪大的眼睛,解释说:“不是你想的那样啊! 农村信用合作社听说过吧?是国家政策专为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而成立的。
你要是有什么项目想做又缺钱,你就可以去申请贷款。这个是有利息,但是他不会很高的。等你赚了钱连本带息的还上就可以了,要的就是讲信用嘛!”
苏建国问:“李兄弟你这消息从哪儿来的?靠谱不靠谱哦?”
李远志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现在就在县委主管农业这一块!”
苏建国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有些迟疑的叫:“李县长?”
李远志纠正说:“副县长!”
苏建国云里雾里的:这么说这些消息都是真的了,那到底可以干什么呢?
苏建国就问了:“李县长那你说,我们可以干什么呢?”
李远志说:“可以干的事很多啊,比如,种瓜果蔬菜、种植桑树养蚕。也可以搞养殖,做手工。 这些都可以呀!总之,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违法乱纪,不违背公序良俗,怎么都行!”
苏建国又问:“那我要干什么,又没有技术一通瞎干,那不是等于直接赔本吗?”
李远志笑了,笑声爽朗轻快,他说:“我就喜欢跟苏大哥说话。你看你问的这个问题,就问在点子上的。
对,不管干什么肯定要技术支持,要有懂行的人指导。但这个你也不用担心,这些有农技站负责。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去请教农业专家。他们可以帮你检测土质,土地要是有什么问题,他们可以进行改良。 实在不适合种植你想要种植的,他们也会直接告诉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在这温情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