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凤和林昊跑出院门,正碰上回来的林国喜。
林国喜一把抓住儿子的肩膀说:“你小子,都吃饭了你带小五去哪儿?”
林昊扭着小身体,着急的说:“妈妈让我们去喊玉秀姐姐她们吃饭,爸爸你别拽着我!”
林国喜笑看着两个孩子跑了,他提高声音警告:“小五,慢着点儿,不要跑!”
直到看见他们放慢了脚步,他才转身进了院子。
玉秀和玉芳都不好意思去林家吃饭,说自己在家煮就行。林昊说:“玉秀姐姐、玉芳姐姐,我妈妈煮了好多,你们不去吃,我们吃不完的!快走吧,快走吧,我姐姐说她饿得都不行了!”
玉秀姐妹俩最后只得去了。两人红着脸进屋,看见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林国喜和春晓父女俩一人坐着一条长凳,都还没吃饭只笑着在说话,这是在等着她们呢!鲁明华解下围裙笑着招呼:“快坐下吃啊!”顺手抱起玉凤跟自己坐一条凳子上。
玉秀玉芳拘谨的在一条凳子上坐下。
林昊跑到爸爸身边,林国喜一把抱起儿子放在身边说:“小子,下次可不许再让小五跑那么快了!说了多少次了,记不住当心我揍你!”
林昊不服气:“小五说她没事儿,可以跑的!”转头认真跟玉凤求证:“小五你说!”
林国喜无视两个小人儿的眼神交流,严肃的叮嘱:“不许就是不许,小五身体受了亏,现在天气也热起来了,不小心着点儿要中暑感冒了都不好,必须得注意!”
玉秀和玉芳看着桌上摆着的排骨炖土豆及肉沫炒青豌豆蒸干饭,偷偷的吞着口水,却不好意思拿筷子。
鲁明华又笑着招呼:“拿筷子赶紧吃啊!你们别不好意思,我们昨天回来时,答应你们爸妈照看你们的!”说着抬起筷子,给玉秀和玉芳的碗里一人夹了一块排骨,又夹了一块剔掉骨头放玉凤碗里。玉凤笑盈盈的举着小勺子,往嘴里挖了一勺说:“谢谢婶婶!”
玉秀玉芳看妹妹大大方方的小模样,也拿起筷子说:“谢谢明华婶婶!我们以后都自己在家吃,不能老麻烦你们!”
林国喜说:“有什么麻烦的,反正都是要做的。”
春晓说:“对呀!吃好饭我们还可以一道去学校!”小孩子们在一起,说起自己有哥哥有姐姐,都是很得意的。春晓在这种时候就觉得特别没面子,在家里她自己就是老大,找谁给自己撑场子去?虽然从没人欺负过她,但她就是觉得不高兴:为什么就我哥哥姐姐一个都没有?
这下好了,她有了两个姐姐,下午上学就可以去宣扬一下了!
吃完饭,玉秀还是坚持说:“林表叔,明华婶婶,我们真的可以自己煮饭吃!今天晚上和以后,都别给我们做饭了!”
玉芳也点头表示跟姐姐是一样的想法。
玉凤?玉凤没有什么想法。她就觉得大家一起吃饭挺热闹的。
最后林国喜拍板说:“那早饭、晚饭你们自己在家里吃。中午时间太短,你们回来做饭根本来不及,午饭就来这里吃!就这么定了!再这么说下去就是跟我们见外了!”
晚上放学,玉秀和玉芳绕到自己家麦地看了一圈儿,靠地边的麦子有好些都黄得差不多了。
匆匆煮了一锅稀饭,玉秀还烙了几个糖饼,她说:“这个顶饿,我们吃饱些,才能把割好的麦子背回家来!”
玉芳问:“那把小五单独放在家里睡觉行吗?要不送去明华婶婶那儿?”
玉凤听说姐姐们要去割麦子,表示自己也要去。
玉秀做主同意了。她想:反正黄的也不多,姐妹俩抓紧时间,两三小时肯定能回来。总不能真丢小五一人在家睡觉,送去给明华婶婶,也是给人家添麻烦不是。还不如姐妹几个一起,说说话还不觉得累!
那时本地农村流行背背架子。背架子是用两根长度一致的,(一米到一米三左右,长度取决于使用人的身高。)小腿粗细的木头,中间弯曲三十度左右的弧度,整体呈上窄下宽的梯形,上、下从十公分处用短木连接固定,绑上两条用布巾编织的宽三到四公分的背带,和单独一根用于绑扎的绳索。弧形上、下也有短木固定。弧形中间用光滑的竹篾紧密的编织起来,背在背上跟后背完美贴合。背着累的时候可以架在有坎的地方歇息,没有坎的平地,会准备一个同样梯形的木杵子,放置身后把背架子架起来也能歇息。
背架子能用于搬运所有的植物藤蔓或枝干。
这是丘陵地区的劳动人民从丰富的劳动经验中,提炼发明出的一种节省体力的搬运工具。
苏建国自己木工活做得好,所以苏家的背架子更加精巧。玉秀带了背架子,玉芳拿了扁担和两根粗绳子。她说:“我捆成两捆挑,总比直接扛背上扎得人发痒好吧?”
有人可能会问:她们拿不动,只收割麦穗带回家不就行了!还真不行,那时候做饭要用烧柴火的,这里有的林木根本不够烧,只能烧庄稼秸秆。
看见两个姐姐都准备好了搬运的工具,拿了镰刀就要出门了,玉凤急得打转。
玉芳看见她这样笑着问:“小五,怎么了!”
玉凤沮丧的说:“你们一个背一个担,我呢?”
这话把玉秀和玉芳都给逗笑了。
玉芳说:“你还想抱麦子?待会儿,你不要我们抱你回来就不错了!”
玉凤说:“那我就不能干什么了吗?”
玉秀突然想起一件事她说:“哎呀!我们怎么能忘了带捆谷草去,一会儿拿什么捆啊?”
喜欢活在这温情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活在这温情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