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数日后,周玄策亲率得胜之师,携雷霆之威,开始了对南海诸国的清算。
对于琉霞、澜沧等公然叛变的国度,周玄策毫不留情,大军压境,直接平叛,废黜其王室,将其国土纳入大雍版图,设立南海都督府下辖的附属县,派官治理,驻军镇守。
对于那些态度暧昧、但未敢公然叛变的岛国,周玄策则予以严厉警告,责令其献上重贡,签订更加苛刻的臣属条约,继续作为大雍的附属国,但军事和外交自主权被大幅削弱。
大军一路横扫,兵锋直指西方联军在南海最后的基地。联军新败,士气低落,又失去卡修斯这位顶尖战力,根本无法抵挡周玄策的兵锋,只得放弃基地,狼狈回撤。
至此,大雍南海战事暂告段落,西方联军的势力被彻底驱逐出东方海域,大雍南疆得以靖平。
就在周玄策在南海大展拳脚之时,神都的杨慎亦未闲着。
前线捷报传来,固然令人振奋,但杨慎深知,内患不除,国无宁日。他利用这半年的时间,通过风信堂和天刑台的严密调查,掌握了朴家、玉家、赵家等数个新兴起来的家族与西方使团暗中勾结、泄露情报、企图里应外合的确凿证据。
就在周玄策南海大捷的消息传回当日,杨慎果断下令收网!
天刑台监察修士四出,如狼似虎,直扑几家等家族府邸。抵抗者格杀勿论,涉案人员悉数下狱。抄家、审讯、定罪,一系列动作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朴家家主、玉家、赵家族长等主犯被公开处以极刑,家族财产充公,势力被连根拔起。
这场清洗震动朝野,所有心怀鬼胎、与西方势力有牵连的家族和个人无不胆寒,纷纷收敛行迹,斩断联系。杨慎以此雷霆手段,彻底铲除了内部最大的隐患,稳固了后方,也为周玄策的南海行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杀鸡儆猴,效果显着。大雍这台国家机器,在清除了内部锈蚀后,运转得更加高效。然而,所有人都明白,与西方联盟的战争,远未结束。
南海大捷与内部肃奸的消息如同强劲的东风,迅速传遍大雍的每一个角落。举国上下,在经历初期的紧张、悲痛之后,一种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坚韧感开始勃发。茶馆酒肆中,人们谈论的不再是战争的恐怖,而是守城将士的英勇,民间义士的赤诚,以及扬威海外的畅快。天刑台在这场战争中展现出的决断与力量,使其权威达到了空前的高度,杨慎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
深宫之中,十五岁的小皇帝周承璋,虽然未能亲临前线,但通过无数战报和杨慎、周玄策的详细奏对,仿佛也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洗礼。他脸上的稚气褪去了不少,眼神变得更加沉稳。他更加勤勉地处理政务,关心伤兵抚恤、战后重建,那份源自心底的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愈发厚重。
这一日,夜色深沉,皇宫最高的观星台上,杨慎与刚刚班师回朝的周玄策并肩而立,眺望着南方似乎已经平静下来的夜空。但二人都知道,那平静之下,暗流依旧汹涌。
“战争并未结束,只是换了一种形式。”杨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金石之音,“西方蛮夷狼子野心,此次断其一爪,岂能让他们轻易甘心?那背后的古老家族,犹如悬顶之剑,不知何时便会再次落下。”
周玄策点了点头,海风的腥咸气息似乎还萦绕在他周身,他接口道:“杨兄所言极是。被动挨打,非我大雍风骨。既然他们敢伸手,不剁掉他几根手指,岂能念头通达?我辈修士,求的就是一个快意恩仇,护国安民!”
他眼中精光一闪,看向杨慎:“如今国内士气正盛,军民一心。但正如杨兄此前担忧,经此一役,国内修士数量因战争动员而暴增,宗门力量也借机扩张。长此以往,若无足够的外部空间和利益疏导,恐生内耗之患。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啊。”
杨慎深以为然:“陛下仁厚,欲行仁政,让百姓休养生息。然,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固然是盛世之象,却也易生懈怠腐化。国家太平安稳久了,总会有些人闲不住,想要‘动一动’。与其让他们在国内动心思,不如给他们一个更大的舞台。”
两人目光交汇,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决断。
“星洲大陆。”周玄策吐出四个字,“艾夏、诺娅、奇普三位小友来我大雍求助,我等岂能坐视故土沦陷、同胞受难于不顾?于公,支援星洲抵抗力量,可在大陆之外建立屏障,牵制西方;于私,这也是我大雍修士开疆拓土、磨砺己身、宣泄过剩精力的绝佳机会!”
杨慎颔首:“正合我意。可仿古制,以天刑台与兵部名义,组建‘远征义从’,招募自愿前往星洲的修士与精锐军士。名义上是应星洲遗民之请,助其复国,实则为大雍开拓海外疆域,将战火推离本土。愿意去的,无论是求名、求利、还是求突破,朝廷皆可支持!让那些精力过剩、渴望建功立业之辈,去星洲那片广阔的天地折腾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