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城下,来自大雍东南沿海各大小宗门的援军,如同百川归海,终于赶在城破前抵达!
神剑门的剑修驾驭飞剑,结成煌煌剑阵,斩向西方炼金战舰的魔纹护盾;青阳门的道法灼灼如火,净化着弥漫的亡灵死气;缥缈宫修士身法如梦似幻,穿插于战场,专破敌军指挥节点;药王谷与南药宗的弟子们则迅速建立起临时医所,精湛的医术与灵丹妙药极大地降低了守军的伤亡;落云宗的风系法术扰乱了敌方飞行傀儡的阵型;大海帮的豪杰们更是操起熟悉的水性,驾着小舟悍不畏死地贴近敌舰进行破坏;日月楼的修士则善于布设幻阵与机关,让登陆的敌军寸步难行。
这些宗门力量与先前抵达的民间义士与碧波城守军融为一体,原本岌岌可危的防线逐渐稳固下来。尽管西方舰炮依旧凶猛,但想要短时间内攻克这座雄城,已非易事。战局,陷入了胶着。
在碧波城稳住阵脚的同一时间,远在西线黑云峡的周玄策,接到了疾驰而来的南海急报。
“声西击南……果然如此!”周玄策看完密报,眼中寒光一闪,并无太多意外。他作为监国十年,统筹全局,早已从种种蛛丝马迹中推断出这个可能性。婆罗多国的攻势看似猛烈,实则更像是倾尽全力的困兽之斗,旨在拖住自己。
“想用这群被当枪使的婆罗多人拴住本王?未免太小觑我大雍了!”周玄策冷笑一声,瞬间做出了决断。被动防御只会让南海压力倍增,唯有以雷霆之势打垮西线的牵制,才能腾出手来,回援南屿!
他不再保留,立刻升帐点将。
“传令!西路大军,除必要守备兵力外,全军集结!修士团前出,目标直指婆罗多国都,王舍城!”
命令一出,全军沸腾。将士们早就受够了这般只守不攻的打法。大军开拔,如同出鞘利剑,直插婆罗多腹地。周玄策麾下有一员副将,名叫秦远,出身军伍世家,修为虽只是金丹初期,但为人沉稳多谋,尤其善于洞察敌情、因地制宜。此次跨境作战,周玄策便让他统领前军斥候与先锋营。
跨境之初,阻力重重。
婆罗多国的抵抗力量展现了难缠之处。
神咒系的祭司在王舍城外围设下大型祭坛,吟唱古老咒文,引来道道血色神光纵横交错,撕裂云层,企图削弱雍军士气,制造混乱。苦行系的僧侣则战力极为强悍,他们赤足踏地如铜,肌肤亦泛金属光泽,精神坚韧如磐石,直刺神魂,令人神识紊乱;近身搏杀时招式诡谲莫测,专攻周身穴位要害,往往需数名同阶雍军合力,方能勉强抵挡。
真正棘手的乃是密教禁术。秦远曾亲眼目睹一支先锋小队误入山谷,谷中九名密教修士以自身精血为引,悍然发动禁术,顷刻间将整支小队连同山谷化为一片焦土,施术者亦在烈焰中精血燃尽而亡。此等玉石俱焚的杀招,令人胆寒。
而婆罗多国内部,种姓制度森严,高种姓的贵族军官与低种姓的士兵之间矛盾深重。秦远通过抓获的俘虏和暗中观察发现,前线厮杀的士兵大多面黄肌瘦,装备简陋,显然生活困苦,对战争充满厌倦。他们不过是被上层贵族和西方顾问驱赶着送死的炮灰。
“将军,”秦远在一次军情汇报中对周玄策分析道,“婆罗多军心已疲,怨气深重。其国力根本无法支撑如此规模的长期战争,全赖西方输血。如今西方主力转向南海,对此地支援必然减少。我军若能抓住时机,给予其主力致命一击,必能引发其内部混乱!”
周玄策深以为然。他采纳了秦远的建议,不再与婆罗多军纠缠于边境堡垒,而是发挥大雍军队的机动性和作战优势,集中精锐,寻找其主力进行决战。
机会很快到来。探马回报,婆罗多国王为了提振士气,同时也在西方顾问的催促下,集结了国内最后能机动的二十万大军,由一位亲王率领,企图在圣河平原与雍军进行决战。
决战之日,圣河平原上,旌旗蔽日。
婆罗多军队阵型庞大,却显得臃肿不堪。前排是衣衫褴褛的低种姓步兵,中间是骑着战象、铠甲鲜明的贵族骑兵和苦行者,后方则是祭司团和稀稀拉拉的光明圣殿“顾问”。
秦远亲率前锋,他仔细观察敌军阵型,发现其左右两翼由附庸邦国军队组成,士气低落,与中军主力衔接薄弱。他立刻向周玄策建议:“王爷,敌阵看似雄厚,实则首尾难顾。我军可派精锐修士强行凿穿其左翼,直扑其中军帅帐!同时以箭雨覆盖其右翼,使其不敢妄动!中军主力则正面压上,一举定乾坤!”
周玄策当即下令。雍军修士团在几位金丹长老带领下,如一把尖刀,猛地插向婆罗多军左翼。果然,左翼的附庸军队一触即溃。秦远身先士卒,带领先锋营紧随修士之后,不顾侧翼袭来的苦行者,目标直指那杆华丽的亲王帅旗!
“为了大雍!为了家园!”秦远怒吼着,手中长枪化作点点寒星,挑飞数名试图阻拦的婆罗多军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