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过了一个世纪般漫长。
终于,珠帘后传来一声极轻却清晰的吐息。紧接着,皇帝沉凝如山的声音响起,辨不出喜怒:
“杨卿慎。”
“臣在。”杨慎的嗓音带着丝缕微颤,却字字分明。
“汝之策论,名曰《定鼎仙凡疏》?”
“正是,陛下。”
“好个!好个以民为秤,仙凡皆在其上!好个公义为帆,法度铸骨!”皇帝声如洪钟裂帛,陡然穿透殿宇穹顶,“汝言护道院,立意甚新!其名,当为靖安护道院!取其靖平妖氛、护持正道之意!”
“靖安护道院”!皇帝竟当场采纳了杨慎的提议,并赐予了名号!
殿中瞬间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无数道目光再次聚焦在杨慎身上,充满震撼!崔琰的瞳孔猛然收缩,袖中手指瞬间捏紧;谢灵运眼中精芒暴涨,看向杨慎的目光第一次带上了强烈的审视与……一丝棋逢对手的战意。萧统低垂的眼帘中,眸光急速闪动,深不可测。
“杨慎!”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穿透惊疑的薄雾,“汝才学卓然,见识深远,心系社稷黎庶,更难得一片赤诚!朕心甚慰!”
珠帘微动,御座上的身影似乎微微前倾,目光如炬:
“今科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郎杨慎——”
宣旨内侍早已准备就绪,闻言立刻抑扬顿挫地高唱:
“陛下钦点!今科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郎——天 水 郡 杨慎!”
声音尖利悠长,在寂静的大殿中反复回荡,最终化为一道烙印,深深铭刻在帝国科举史与在场每一个人的心头。
“臣杨慎,叩谢陛下隆恩!”杨慎撩袍跪倒,深深叩首。额头触及冰凉金砖,心中百感交集,有尘埃落定的释然,有被认可的激动,更有沉甸甸的责任感如潮水般涌来。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真正踏入了帝国权力场那汹涌的激流中心,他的“民本之舵”,将直面最险恶的风浪。
皇帝的目光似乎又在杨慎身上停留了片刻,才缓缓移开,继续宣布:
“一甲第二名,榜眼——兰陵郡萧统!”
“一甲第一名,状元——扶风郡谢灵运!”
谢灵运、萧统依次出列谢恩。殿内气氛依旧凝重,但尘埃已然落定。三鼎甲之名,伴随着“仙凡混居”的难题与杨慎那石破天惊的策论,注定将震撼朝野,激荡天下。
金殿余音,余威犹炽。
皇帝那一声“靖安护道院”的钦定,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在紫宸殿死寂之后,激起的却是整个京城乃至整个帝国权力版图的滔天巨浪。杨慎的名字,连同他那篇《定鼎仙凡疏》的核心要义——“以民为秤,仙凡皆在其上”、“公义为帆,法度为骨”——瞬间冲破了“苏家外甥”、“郡守公子”的藩篱,以一种石破天惊的姿态,镌刻在朝野上下、仙凡两道的意识深处。
杨家那座三进宅邸的门槛,几乎要被络绎不绝的车马踏破。道贺的同年、苏家的世交故旧、父亲杨郡守在天水同僚在京的子弟、京中大小官员……人流更胜放榜之时。拜帖堆满了书案,名刺几乎积压如山。所不同的是,此刻递来的帖子,言辞间除了恭贺,更添了十二分的谨慎与试探。杨慎的策论与皇帝的当场首肯,已将他推至风口浪尖,一个不慎,这探花郎的荣耀,顷刻间便能化作催命符。
杨慎疲于应对,心力交瘁。喧嚣之下,是如履薄冰的清醒。他深知,皇帝掷下的“靖安护道院”这柄利剑,剑锋所指,绝非坦途,而是帝国最凶险的深渊。
三日后,吏部正式行文。杨慎的官职就此尘埃落定:
“新科探花郎杨慎,授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兼靖安护道院提刑官,即日赴任。”
翰林院编修乃清贵之选,既合探花身份,亦是惯例。然这“靖安护道院提刑官”一职,却是实实在在、新设之权柄!提刑官,主掌刑名狱讼、监察不法!皇帝将杨慎置于靖安护道院草创之际的关键位置,用意不言自明——这把由他构想出的利剑,其初试锋芒,必由他执掌!
消息传出,京城空气骤然凝滞。暗流奔涌之势,陡然加剧。
崔府,书房。
紫檀木书案上,摊着一份工整誊抄的《定鼎仙凡疏》。崔相崔弘正端坐太师椅中,指节轻叩光滑扶手,面上不见喜怒。崔琰垂手侍立一旁,神色恭谨,唯眼底深处,那抹被杨慎光芒彻底压制的阴翳,并未消散。
“以民为秤?公义为帆?法度为骨?”崔弘正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带着久居人上的威压,“杨慎此子,好大的口气,好大的……胆子。”他掀起眼帘,目光锐利如刀,扫向嫡子,“琰儿,你如何看?”
崔琰深吸一口气,攥紧袖口,上前一步:“父亲,此子策论,看似冠冕堂皇,直指根本,实则……过于空想,近乎迂阔!仙凡之力悬殊,人心欲壑难填,岂是一句‘公义法度’便能约束?他那‘靖安护道院’,立意便是要凌驾于修士乃至镇异司之上,聚所谓‘公义’之力行雷霆之诛。此举,无异于火中取栗!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反噬朝廷!更遑论,此院一旦设立,权柄必然触及各方,尤其是……”他语锋一顿,虽未明言,其意已昭然若揭——尤其是世家大族暗中豢养的修士力量,及其在地方攫取的利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