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阁主,烦请天机阁动用所有暗线,详查各地灵气异变节点、新崛起的割据势力、失控的修士军队隐患以及流寇动向,编纂成《异变图录》,此录只存于镇异司核心秘库,由周玄策及我等指定之人掌握,不呈报御前。此为我等‘退’后,镇异司能独立判断、快速反应的根基。同时,与相国寺及各大正道宗门暗通声气,建立一套不依赖朝廷的紧急联络与互助机制,以防未来大乱。”
“明觉大师,佛法最能涤荡心魔,安抚戾气。烦请大师选派得力僧众,以‘讲经说法’、‘普渡众生’之名,常驻各主要军营及镇异司分部。重点并非宣扬佛法,而是以佛门清心秘法,潜移默化地化解‘锁神丹’、‘燃血散’带来的狂躁,稳定军中修士心神,并传播敬畏因果、守护苍生之念。此乃为未来的镇异司,尤其是周玄策,培养一批心性相对稳定、认同守护之责的核心力量。”
李青锋沉吟片刻,点头道:“可行。我神剑门弟子,可化身‘教官’,传授军中修士基础剑术与炼气法门,强调‘心剑如一’,‘剑为护道,非为屠戮’,亦可暗中观察筛选可造之材。”
莫衍阁主指尖在罗盘上轻点,星辉微亮:“《异变图录》之事,天机阁责无旁贷。此外,贫道会为周玄策推演一次命格,将关键批语暗中留给他,助其在未来迷惘时,能窥见一丝天机指引。”他顿了顿,声音更低,“卦象显示,紫微帝星光芒炽烈却隐现裂痕,贪狼、破军躁动异常…真正的巨变,恐在十年之内。”
明觉主持双手合十:“善哉。贫僧会亲自主持此事,并挑选精研《药师经》、擅长安神定魄之法的弟子前往。佛光所至,非为争胜,只为守住一线清明。”他看向白云道长,“道兄,周玄策那孩子,佛缘亦是不浅。贫僧观其眉宇间隐有慧光,未来或可成为沟通佛道、调和矛盾的关键人物。此子,务必引导其心向光明大道。”
白云道长深深颔首:“此乃重中之重。玄策年幼,可塑性强。我等退隐,非是撒手不管,而是换一种方式守护,将镇异司的真正精神与力量,如同薪火,悄然传递于他。待他成长,拥有足够力量与智慧时,今日种下的种子,自会生根发芽。那时的镇异司,是成为皇权纯粹的爪牙,还是在皇权框架下,保持一丝独立与守护苍生的初心……将由他自己选择,也由这滚滚向前的时势所塑造。”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纷飞的大雪,声音带着一丝苍茫:“翻过年,玄策就十四了。留给我们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场始于仙恩的繁华盛宴,最终是走向万国来朝的极盛,还是在灵气、野心与混乱的撕扯下分崩离析……我等能做的,便是尽力为这艘巨轮,留下一根坚韧的锚链和一个……或许能掌稳舵的人。”
静室内,油灯的火苗微微跳动,将四位修行巨擘的身影投在墙上,显得无比高大,又带着一丝沉重的孤寂。风雪呼啸,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也更为凶险莫测的时代。他们达成的共识,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虽无声息,却已在暗流汹涌的水面下,悄然改变了未来的流向。镇异司的路,已然在无声的布局中,悄然转向。而少年周玄策的命运,也在这一刻,与整个大雍王朝的兴衰,更紧密地纠缠在了一起。静室的墙上,那个巨大的“镇”字,在摇曳的灯光下,仿佛多了一层更深邃的涵义——不仅是镇压妖异,更是镇守这摇摇欲坠的秩序与人心。
深秋清晨,晨露未曦,山间薄雾缭绕,空气清冽,灵气充盈。白云观后山清修打坐青石板上以凝结着淡淡白霜,四周草木沾染秋露,更显精神。
周玄策身着简洁的青色道袍,外罩一件御寒的素色锦缎披风,正盘膝坐于一块平坦的青石上。他双目微阖,呼吸绵长细密,胸膛随着吐纳有规律地起伏。双手结“归元印”置于丹田,周身隐隐有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清气流转,与周遭灵气和谐共鸣,显示出扎实的道家根基。
神情专注而平静,稚气未脱的脸上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眉头偶尔会因体内气息运转的微妙变化而轻轻蹙起,旋即又舒展开,显示出他对自身力量的精细掌控和对修炼的认真态度。片刻后,他缓缓收功,睁开双眼。眸色清亮,如寒潭映星,并无半分孩童的懵懂,反而透着一股洞察的锐利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白云道长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不远处的一棵古松下,灰白道袍与山雾几乎融为一体。他静静地看着周玄策收功,眼中流露出赞许与一丝复杂。
周玄策起身,恭敬行礼:“师尊。”
白云道长走近,声音温和:“玄策,你方才运转‘星移步’心法时,第三转与第七转之间的衔接,气机略显滞涩。可是将‘归元印’的守静之意,与‘星移步’的灵动之意,视作泾渭分明了?”
周玄策略一思索,点头:“弟子愚钝,确有此感。欲灵动时,便觉守静之意拖累;欲守静时,又恐失了灵动之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