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依旧满面春风,热情洋溢地表达着对天庭的敬仰、对仙使辛劳的感谢、对后续合作的期待。他再次强调了兴建昭烈元君祠和编纂《护世录》的进展。
司法天神代表天庭,对皇帝的“鼎力支持”和“深明大义”给予了官方肯定。他收下了白云观整理好的最终报告副本和那份标注着封魔禁地边缘异常点的舆图,以及最重要的——那瓶封存着域外魔煞气息样本的玉瓶。
“人间之事,多有赖陛下与镇异司。”司法天神声音恢宏,“魔患虽暂平,然隐患犹存。望尔等秉持凌华元君遗志,守土安民。天庭亦会关注此界。”
宴会结束,仙使们回到白云观做最后准备。碧落找到了独自在观内僻静角落发呆的孟青云。
“感觉如何?”碧落的声音比平时柔和了一丝。
孟青云回过神,脸色依旧不太好,低声道:“仙官大人说……我魂魄驳杂……怨念与守护执念交织……仙子,我是不是……很像个怪物?” 他想起被玄光扫过时那种灵魂被剖开的感觉,想起鉴真仙官那探究又略带怜悯的目光,内心充满了自卑和不安。
碧落看着他脆弱迷茫的样子,心中那因确认“广陵残魂”而生的责任感更重了。她伸出手指,点在孟青云眉心,一股精纯温和、带着冥府特有安抚之力的灵力缓缓渡入。
“驳杂非你所愿,执念亦非原罪。那守护之意,尤为珍贵。”碧落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稳住心神,莫让怨念滋长。我会帮你。”
孟青云感到一股清凉之意渗入灵魂,驱散了些许阴霾和烦躁,体内那丝情魄碎片似乎也感受到了安抚,散发出微弱的暖意回应。他眼眶微红:“谢…谢谢仙子。”
翌日清晨,天空再次裂开金色缝隙。司法天神带领云澜女将、文渊、鉴真两位仙官以及四名神军卫士,化作流光,没入缝隙之中。人间重归平静,但“镇异司”的旗帜,已深深烙印在修行界和百姓心中。
天庭,凌霄宝殿。
司法天神呈上详尽的调查报告。天帝阅毕,对魔煞来源、凌华仙陨、人间应对、现存隐患有了清晰掌握。关于碧落擅离职守一事,报告客观陈述其功过,建议交由冥府内部按律处理。
天帝的目光最后落在报告附录中关于人间帝王态度的那一段:
“……人间帝王雍帝,于迎仙台礼数周全,尊崇仙道,感念天恩。其言行举止,深谙敬天法祖之道。于凌华元君追封一事,尤显至诚:敕建亲王规格祠庙,令翰林院编纂《昭烈元君护世录》刊行天下,并纳入蒙学课本,使稚童皆知元君护界之恩。其心可嘉,其行可表。臣观其治下,虽灵气复苏引动妖异,然朝廷应对有序,新立‘镇异司’颇具章法。建议后续可酌情给予此人间帝王些许无关痛痒之庇护或祥瑞,以示天恩嘉许,亦彰天庭赏罚分明、恩泽下界之德。”
天帝微微颔首,提笔朱批:“雍帝明理,其情可悯。着司礼监酌情择吉日,赐‘风调雨顺’祥瑞一道,以示嘉许。余事,依律而行。”
一道无形的因果和气运,悄然落向了人间京城。皇帝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时,忽觉神清气爽,窗外枯枝竟有吐绿之意,他嘴角勾起一抹深长的笑意。
而人间白云观内,孟青云的魂魄问题,以及碧落心中关于广陵残魂与守护神军感应的巨大疑问,才刚刚开始发酵。天庭的使者走了,留下的谜团和暗流,却更深了。
天庭仙使离开后的几日,白云观恢复了往日的清幽,但气氛已然不同。镇异司事务繁忙,孟青云虽仍是预备成员,却常被派去整理卷宗或跟随师兄们处理些外围事务。然而,他眉宇间的阴郁和时不时的恍惚,碧落都看在眼里。
这日傍晚,碧落特意在孟青云回房的小径上等候。暮色四合,雪后的空气清冽,衬得她一身素衣愈发清冷。
“孟青云。”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他耳中。
孟青云一惊,抬头看见碧落,下意识地就想低头绕开:“碧落仙子…有事吩咐?”
“随我来。”碧落转身,走向观内一处更为僻静的禅房。孟青云踌躇片刻,终究不敢违逆,默默跟上。
禅房内陈设简单,一灯如豆。碧落示意他坐下,自己则坐在他对面。昏黄的灯光下,她清丽的面容少了几分仙气,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深邃。
“你近日心绪不宁,神思恍惚,长此以往,于魂魄有害。”碧落开门见山,目光如古井般凝视着他,“根源,可是在你那对父母身上?”
孟青云身体猛地一僵,头垂得更低,双手在膝盖上紧握成拳,指节发白。他嘴唇翕动了几下,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巨大的羞耻、怨恨和无处宣泄的痛苦几乎要将他淹没。
碧落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待。房间里只剩下灯芯燃烧的细微噼啪声和孟青云压抑的呼吸声。这份沉默的压力,比任何追问都更沉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