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士兵不慎吸入香气,眼神瞬间涣散,竟拔刀砍向同袍!
陵墓甬道壁间,暗影自行游移、拉伸、扭曲,凝聚成无面人形或狰狞兽状,扑噬落单兵士。凡遭影魅透体而过的士兵,虽无外伤,却顷刻间精气枯竭,形容槁悴,陷入昏迷。
周遭山林中,兽吼此起彼伏,声调扭曲怪异。目泛贪婪绿光的硕大山魈、皮毛坚若磐石的石精,乃至由腐叶怨气凝聚而成的冢中枯骨,皆在冲击陵区外围防线。箭矢击中其身,收效甚微。
琅妃地宫最深处,隐约透出微弱而纯净的金光,伴有奇异的脉动。此金光与脉动,正是吸引诸多邪祟的根源,亦使其愈发狂乱。
守陵将军目睹此状,深知事态已非人力所能挽回。遂写下血书,详述妖藤、影魅、精怪之异动及守陵士兵离奇伤亡,派遣麾下最精锐亦最幸运的一小队死士突围求援。
该小队历经艰险,九死一生,抵达京城时仅余两人,其中一人已神志不清,口中仅能断续念叨“影子…吃人…藤…香…金光…”。
血书与幸存者之惨状震动宫廷。皇帝惊怒交加,即刻想到可处理“非常之事”的白云道长。其深知此事关乎皇家尊严、陵寝安危,更隐感与不久前仙逝的琅妃有关,必须迅速解决。遂召来贴身大太监,命其速请白云道长入宫觐见。
一队神色凝重、风尘仆仆的宫廷侍卫快马加鞭抵达白云观。为首太监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口谕!皇陵生变,妖邪作祟,守军伤亡惨重,陵寝危殆!着白云真人即刻入宫觐见,不得延误!”
白云道长听谕后面色凝重。他早知琅妃仙体入葬皇陵恐生事端,却没想到爆发得如此迅猛和凶险。他深知此行凶险,那些能无视军队防御的邪祟绝非易与之辈。
太监见状,急忙上前一步,语气虽急切却带着深深的恭敬:“真人,此事关乎社稷安危,陛下忧心如焚,还望真人即刻启程,以解此危局!”
碧落听闻“皇陵”、“妖邪作祟”、“金光”等语,心下了然。此恐是琅妃仙体残留之仙韵,引动凡间污秽汇聚……仙陨之地,果难安宁。此事既与同道渊源相关,且或可触及灵气异变之根源线索,吾当前往一探。’ 她主动上前一步,清冷的声音在空气中荡开:“贫道碧落,亦觉此间事有蹊跷,愿随道长同往,略尽微薄之力。”其身份与能力,对白云道长而言实为莫大助力。
白云道长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如释重负,拱手道:“得碧落仙子同行,贫道顿觉心安!前路凶险,多谢仙子仗义援手!”
月乌仍于沉睡中炼化元力,周身光芒稳定。阿渺感知到紧张气氛,焦躁地在月乌身畔盘旋,发出细微嗡鸣,终是选择静守其侧。
澄心正担水自菜园归来,闻得动静,步履未见丝毫迟滞,径直走向厨房。当“入宫”、“皇陵”、“妖邪”等词入耳,其放下水桶的动作略显滞重,随即复归木然,俯身生火备炊。道长神识扫过之际,他下意识将头颅埋得更深,身躯微微侧向灶台,以无声姿态昭示着抗拒。道长见状,低叹一声,未再提及于他。
孟青云站在廊下,听着宫使描述皇陵的恐怖景象,脸色有些发白。他虽有陶谦的怨气,但面对这种纯粹的、未知的妖邪力量,凡人的恐惧本能占了上风。他心中矛盾,一方面想远离危险;另一方面,碧落要去!他看着她清冷坚定的侧影,那股莫名的情愫和一丝不甘悄然滋生。
碧落注意到孟青云复杂的神色。想到广陵转世,虽神魂有损记忆未复,但此等历练正是重拾仙途的契机。他心中恐惧,更需引导克服,方能磨砺道心。便开口道:“道长,此行虽险,亦是磨砺。孟公子既暂居观中,何不一同前往?见识一番,或对其心境有所裨益。”
白云道长沉吟片刻,心想:“青云心结在父母,与妖邪无关。他尚无修为,带去皇陵凶险之地,万一出事……” 他权衡利弊,最终婉拒了碧落的提议:“碧落仙子好意,贫道明白。然青云他…毕竟初涉此道,尚无自保之力。皇陵之事诡异莫测,恐非历练良机。还是让他留在观中,与澄心作伴更为稳妥。”
听到道长拒绝,孟青云心中竟同时涌起一丝失落和一丝隐秘的庆幸。他复杂地看了碧落一眼,默默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白云道长与碧落随宫使快马入宫,气氛肃杀。沿途侍卫林立,比往日森严数倍。
御书房内,皇帝面色憔悴,眼中布满血丝,案上摊着守陵将军的血书和几份描述更详细的密报。
空气中弥漫着压抑与焦灼。
白云道长行过礼,皇帝急切免礼,开门见山:“真人!皇陵之祸,刻不容缓!血书所载,恐不及实情万一!朕的将士…死状凄惨,非人力所能为!那琅妃……她……她的葬入,是否与此有关?”皇帝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碧落,带着审视。
白云道长沉稳作答:“陛下明鉴。琅妃娘娘……确非凡俗。其仙逝后本源溃散反哺天地,引动灵气复苏。然其仙体……蕴含千年仙韵,于凡尘而言,如同黑夜明烛,吸引着山林精怪、阴邪之物。皇陵之变,根源恐在于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念起万劫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念起万劫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