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缘的脚步声在玄殿长廊中渐息时,廊外的晨光正斜斜切过雕花窗棂,将殿门前那尊持刀力士石像的影子拉得修长。他刚从“守剑”试炼的通道中走出,铁剑归鞘时的轻响还萦绕在耳畔,指尖残留的剑意余温尚未散去,便见长廊尽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赵砚背着半旧的布囊,额角沾着细密的汗珠,快步朝玄殿方向赶来。
“修缘!你果然已经出来了!”赵砚的声音带着几分气喘,他快步走到李修缘面前,目光落在对方腰间的铁剑上,眼中闪过一丝羡慕,“看你气息平稳,想来‘守剑’试炼已是顺利通过?”
李修缘点头,抬手拂去衣摆上沾染的试炼空间尘埃:“幸不辱命,领悟了‘守剑’之意。你此刻前来,是要入试炼?”
“正是。”赵砚抬手拍了拍背上的布囊,布囊里传来细碎的金属碰撞声——那是他常用的阵盘碎片、刻刀与朱砂盒,“只是……我主修阵法,对剑意一道本就生疏,方才在殿外听其他修士说,试炼中需以剑道感悟破局,心里实在没底。”
说话间,两人已走到玄殿正门前。这座玄殿通体由墨色玉石砌成,殿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青铜匾额,上书“剑意试炼”四个篆字,字体间萦绕着淡淡的剑气,与李修缘之前所见的石门气息同源。殿门两侧各立着一道凹槽,凹槽中泛着柔和的白光,显然是试炼的入口。
李修缘看向赵砚,见他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布囊边缘——那是他每逢布阵前紧张时的习惯动作。他沉吟片刻,轻声道:“剑意并非只有‘攻’与‘守’,你的阵法之道,未必不能与剑意相融。若你在试炼中遇困,我会在殿外以剑意引导,你只需凝神感知,或许能从中寻到破局之法。”
赵砚闻言,眼中顿时亮起光芒。他与李修缘相识多年,深知对方的剑道造诣,更清楚其对“意”的把控极为精准——有这样的引导,无疑能让他在陌生的剑意试炼中多一分底气。“多谢修缘!”他深吸一口气,抬手将布囊放在殿外的石台上,只留下腰间悬挂的一枚巴掌大的青铜阵盘——那是他亲手炼制的第一块阵盘,虽品阶不高,却能在关键时刻辅助他凝聚阵意。
做好准备后,赵砚迈步走向左侧的凹槽。当他的手掌触碰到凹槽中的白光时,一阵温和的吸力从凹槽中传来,将他的身形缓缓吸入。随着他的身影消失,凹槽中的白光渐渐黯淡,殿门上原本萦绕的剑气也随之变化——原本凌厉的剑气变得晦涩起来,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包裹,隐约能听到殿内传来的细微嗡鸣。
李修缘走到殿门前,抬手轻轻按在冰冷的殿门上。他闭上双眼,将心神沉入指尖,一缕精纯的剑意缓缓注入殿门——这缕剑意并非攻伐之态,而是保持着“守剑”时的沉稳,如同平静的湖面,能清晰映照出殿内的动静。
片刻后,李修缘的眉头微微蹙起。通过剑意的反馈,他能感知到赵砚此刻正处于一处与他之前相似的灰白空间中,但空间中的剑气轨迹却更为复杂——那些靛蓝色的剑气并非杂乱无章地攻击,而是按照某种规律在空间中穿梭,时而汇聚成束,时而分散成网,隐隐透着阵法般的“序”。
“看来试炼空间会根据修士的修为特点调整难度。”李修缘心中了然。赵砚主修阵法,对“秩序”与“规律”极为敏感,是以空间中的剑气特意呈现出类似阵纹的轨迹,看似是给了赵砚熟悉的切入点,实则是将“剑意”与“阵意”的冲突摆在了明面上——若赵砚无法打破“阵法思维”对“剑意”的束缚,便只能在剑气的“阵”中疲于应对。
赵砚睁开眼时,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寒意,而是空间中弥漫的“秩序感”。
脚下的青石板与李修缘描述的一致,平整如镜,接缝处的银纹泛着微光。但仔细看去,那些银纹并非随意排布,而是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延伸,每一块青石板的位置都对应着一个阵眼;抬头望去,天空中的混沌乳白中,隐约有淡蓝色的线条纵横交错,将天空分割成一个个规整的方格,那些靛蓝色的剑气便在这些方格中穿梭,如同阵法中的“杀阵符文”。
“竟是将剑气化作了阵纹……”赵砚心中一凛,下意识地抬手摸向腰间的青铜阵盘。指尖触到阵盘上熟悉的纹路时,他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多年的阵法修炼,让他对“规律”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眼前这些剑气的轨迹虽看似复杂,却逃不开阵法的基本逻辑。
就在这时,空间深处传来低沉的嗡鸣,与李修缘之前听到的提示音一致:“首试:破剑。限时一炷香。”
“破剑?”赵砚眉头微蹙。他擅长的是阵法,无论是困阵、杀阵还是防御阵,核心都是“控”与“困”,而非“破”。尤其是“破剑”——剑是攻伐之器,剑意更是锐利无匹,以阵法破剑,无异于用绵密的丝线去切割钢铁,难度可想而知。
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若成仙,天道又奈我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