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曹贼这是欺人太甚!竟敢踏入我方地界!”
关羽丹凤眼一眯,手已经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末将请命,领兵五百,将他们驱逐出去!”
一旁的张飞更是豹眼圆睁,瓮声瓮气地嚷道:“二哥说得对!跟他们废什么话,直接打回去!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大帐之内,几位将领纷纷附和,显然都觉得曹操此举是在公然挑衅。
唯有诸葛亮,依旧从容地摇着羽扇,脸上不见半点怒气。
他抬手虚按,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云长、翼德,稍安勿躁。”他声音平缓,却自有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曹操此举,名为测绘,实为试探。”
“他想看看,我们对那份盟约,究竟有多看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若我们派兵,哪怕只是驱逐,也落了下乘,正中他下怀,显得我们气量狭小。”
“可若置之不理,又会让他觉得我方软弱可欺,日后必将得寸进尺。”
“那……那可如何是好?”张飞挠了挠头,觉得这弯弯绕绕比打仗还麻烦。
诸葛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案前,取过一份空白的竹简,提笔开始书写。
他的动作不疾不徐,笔锋稳健。
“派人,将此信送与曹丞相。”他将写好的竹简递给传令官,“另外,从府库中,取上等蜀锦百匹,新制的雪盐十罐,就说是我家主公听闻丞相大兴土木,修筑驰道,此乃利国利民之壮举,特备薄礼以示祝贺。”
众人面面相觑,送礼?这算什么路数?
诸葛亮看出了大家的疑惑,嘴角微微上扬:“我们摆出共建华夏的高姿态,他曹孟德若再让手下的人赖着不走,便是在天下人面前失了信义。”
“这比我们派兵,要高明得多。”
“至于这封信嘛……”他故作神秘地压低了声音。
“信中,我只是诚心诚意地向曹丞相请教了几个关于水泥配比和道路铺设的技术难题,顺便无意中提了一句,说我方也打算在临沮附近修筑驿站,以方便日后三方信使往来,只是担心那里的土石不牢,怕与曹公的驰道路线有所冲突,日后塌方了不好。”
这话一出,连关羽都品出味儿来了。
这封信,一个字没提抗议,通篇都是请教和关心。
可言外之意再明白不过:临沮这块地,我要用了,你的人是不是该挪挪窝了?别到时候我的驿站修好了,你的路塌了,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这是一种全新的交锋,不动刀兵,只用纸笔,却比千军万马的对峙还要考验人心。
邺城,丞相府。
曹操收到了来自蜀地的礼物和信,他展开那封竹简,起初眉头微皱,读到一半,却忍不住发出一声轻笑。
“呵呵……有意思。”他将竹简递给一旁的贾诩,“文和,你也看看。这个诸葛孔明,真是个妙人。”
贾诩接过,浑浊的眼珠扫过上面的字句,片刻后,他沙哑地开口:“他这是在用我们教的法子,来对付我们。”
“何止。”曹操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临沮的位置,“他这是在用一张纸,告诉天下人,他刘备是守规矩的,而我曹操,是那个坏规矩的。”
“他不仅要地,还要名声。”
“主公英明。”
“不过,他这手玩得漂亮。”曹操的脸上没有怒意,反而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欣赏。
“写封回信给他,把他问的技术问题,仔仔细细地解答一遍。告诉樊城的曹仁,让测绘队撤回来,就说计算失误。”
他转过身,看着贾诩:“告诉孔明,这点小聪明,孤,领教了。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一场小小的风波,在两位顶尖谋士的无声交锋中,悄然化解。
但三方都明白,围绕着新知识、新地盘的暗流,只会愈发汹涌。
东吴,建业。
长江入海口的一处秘密船坞内,空气中弥漫着桐油和湿润木料的气味,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孙权和周瑜并肩站在一座巨大的干船坞边,俯瞰着下方那具庞大的、初具雏形的船只骨架。
它的尺寸,比东吴现役最大的楼船还要大上三成,流畅的线条预示着它在水上将会有不凡的速度。
“公瑾,此船何时能下水?”孙权年轻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渴望,他的手紧紧握着栏杆,指节有些发白。
“回主公,船坞的工匠们正在日夜赶工,若一切顺利,半年之后,便可试航。”
周瑜的眼中,同样闪动着光芒,“此船,瑜为其取名开拓者号。”
“好一个开拓者!”孙权抚掌大笑,胸中豪情激荡,“本侯要让它,成为我东吴舰队的旗舰!带领本侯的水师,去征服那片蔚蓝色的无尽之海!”
在他们身后,鲁肃看着那巨大的船体,眉头却锁了起来。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记账的竹简,上前一步。
“主公,都督。建造此船,耗费钱粮铁料无数,已用去府库近两成的存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