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熟悉的潮湿空气混杂着水汽与泥土的味道,冲散了周墨那堂屋里的木头味。
朱元璋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奉天殿的龙椅之上。
周围是雕龙画凤的梁柱,脚下是冰冷坚硬的金砖,一切都充满了皇权的威严与孤寂。
可他脑子里,却是刚刚崇祯凄厉的哭喊。
他的大明……要亡了!
不同于在周墨那里的暴怒,此刻的他的身影竟真的有几分老态。
“啪嗒,啪嗒。”
两滴泪水滴在那本《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上。
朱元璋看着手里的书,土木堡的耻辱,叫门天子的窝囊,末代皇帝的歪脖子树……
这一切的根源,竟是从他眼皮子底下就开始滋生的腐败与贪婪!
他一把抹去眼泪,“来人!”声音嘶哑而低沉,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殿外的太监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连头都不敢抬。
“传太子朱标、李善长、刘伯温、徐达!立刻!马上!到武英殿见咱!”
他的命令不带一丝温度,却蕴含着山雨欲来的恐怖压力。
半个时辰后,武英殿内。
太子朱标、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伯温以及大将军徐达,四位大明朝最核心的文武重臣,尽皆在座,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他们都能感觉到,皇上那双眼睛里的杀气,比当年在鄱阳湖大战时还要浓烈百倍。
“咱今天叫你们来,是要办一件大事。”
朱元璋没有绕任何圈子,直接将一份刚刚写好的诏书草稿扔在桌案上。
“咱决定,在都察院之下,另设一衙门,名为廉政公署!”
“此衙门,独立于六部、五军都督府、甚至都察院之外,不受任何人节制,只对咱一人负责!”
朱标拿起那份草稿,只看了一眼,便倒吸一口凉气。
李善长和刘伯温也凑了过去,越看脸色越是苍白。
“凡我大明七品以上官员,上任之前,必须向廉政公署申报名下所有财产,包括田地、房产、金银、商铺,乃至妻妾子女名下的资产,都需一一列明,存档备查!”
“公署有权在无须通报的情况下,随时审计核查任何一级衙门的账目!”
“若申报财产与实际不符,或账目有异,先抓后审!”
“审计核查”、“财产申报”……这些闻所未闻的词汇砸在三位文臣的心头。
这哪里是设立一个衙门,这分明是给所有官员的脖子上都套上了一道无形的枷锁!
“父皇,”朱标忍不住开口,声音干涩。
“此法……是否过于严苛?水至清则无鱼,若如此,恐百官人人自危,政务停滞啊。”
“是啊,陛下!”李善长也赶忙附和,他掌管中书省,最清楚这道政令下去会引起多大的反弹。
“自古以来,朝廷用人,讲究信字当头。如此行事,岂不是明言不信天下臣工?这……这有辱斯文,大伤国体啊!”
“有辱斯文?”
朱元璋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缓缓站起身,冷笑着踱步。
第二天早朝,果不其然,整个朝堂炸开了锅。
以礼部尚书为首的一众文臣,跪倒一片,哭天抢地。
“陛下,万万不可啊!官员亦是读书人,有清誉,有颜面!如此将他们视作盗匪般防范,与秦之酷吏何异?天下士子之心,会寒的啊!”
“请陛下收回成命!我等皆是读圣贤书,明大义之人,岂会行那贪赃枉法之事?此举是对我等最大的羞辱!”
整个奉天殿,一时间全是“有辱斯文”、“动摇国本”的哭诉之声。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地看着这群戏文里唱念做打俱全的“忠臣”,直到殿内声音渐小,他才猛地一拍龙椅扶手!
“砰!”
一声巨响,让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只见朱元璋走下御阶,从袖中掏出一本书,狠狠地摔在了为首那名礼部尚书的面前!
正是那本周墨给他的《大明王朝二百七十六年》。
“有辱斯文?!”朱元璋的声音如同炸雷,在奉天殿内轰然响起。
“咱告诉你们!咱这大好的江山,就是被你们这群满口圣贤书的‘斯文人’,一笔一笔给蛀空,一口一口给吃垮的!”
“你们跟咱谈清誉,你们的后辈却把土木堡三个字刻成了我大明的耻辱柱!你们跟咱谈颜面,你们的后人却出了个给瓦剌人叫门的窝囊废天子!”
“咱今天就把话撂在这儿!”
朱元璋指着地上那本书,眼中血丝密布,状若疯虎。
“廉政公署,必须成立!谁再敢跟咱提一句‘有辱斯文’,就不是斯文扫地,是咱要让他人头落地!”
整个大殿,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朱元璋这番石破天惊的话给震慑住了,那本书里到底写了什么,能让皇帝愤怒到如此地步?
在绝对的皇权和死亡的威胁下,廉政公署的牌子,终究还是挂了起来。
但朱元璋知道,这还不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祖宗们,时代变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祖宗们,时代变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