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都知事遇刺案的圆满解决,使沈锐在国际刑警组织内部的声誉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以惊人的速度适应了全新的文化环境,并运用其独特的跨文化侦查视角,破解了这起交织着现代政治与古老传统的迷案。就在他准备短暂休整,等待下一个未知任务时,一份新的调令已悄然跨过欧亚大陆,抵达他的手中。
调令来自国际刑警组织更高层级,内容出乎意料: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内政部及伦敦警察厅(苏格兰场)的特别请求,任命沈锐为国际刑警组织驻苏格兰场联络官,并兼任苏格兰场重大及有组织犯罪调查局(Specialist Crime & Operations)特别顾问,进行为期一年的任职与交流学习。
文件强调,此举旨在加强国际间应对复杂跨国犯罪的协作,特别是借鉴沈锐在亚洲地区处理高智商犯罪及涉及深厚文化背景案件的成功经验。苏格兰场正面临一些新型犯罪的挑战,亟需引入“外部视角”和“非传统思维”。
从东方的秩序之城东京,到西方的世界枢纽伦敦,沈锐的舞台再次转换。他没有任何犹豫,简单收拾行装后,便踏上了飞往希斯罗机场的航班。
伦敦的深秋,薄雾笼罩着泰晤士河,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玻璃幕楼在湿润的空气中交织出独特的剪影。苏格兰场总部(New Scotland Yard)位于维多利亚堤区,现代化的玻璃大楼与它承载的厚重历史形成鲜明对比。
接待沈锐的是苏格兰场重大及有组织犯罪调查局的助理总监,马尔科姆·肖爵士。他是一位身材高大、举止一丝不苟、带有典型英国绅士风范的老牌警官,银灰色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
“沈先生,久仰大名。”肖爵士的握手有力,但眼神中带着审慎的评估,“欢迎来到伦敦。希望您丰富的经验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他的用词客气,但沈锐能感受到那种根植于老牌执法机构内部的、对外来者的保守与观望。
沈锐的办公室被安排在调查局核心区域,视野开阔,能望见议会大厦的尖顶。他的官方头衔是顾问,但被赋予了较高的权限,可以调阅正在进行的重大案件卷宗。
助理是一位名叫索菲·米勒的年轻女警官,思维敏捷,精通多国语言,对伦敦的社会脉络了如指掌。
“沈顾问,这是目前几个优先级较高的悬案和新型案件简报。”索菲将一摞厚厚的文件夹放在沈锐桌上,“可能…和您在亚洲处理的案件风格不太一样。”
沈锐点点头,开始翻阅。案件类型五花八门:利用暗网和加密货币进行精密策划的艺术品盗窃案;针对金融城高频交易算法的网络犯罪;涉及东欧帮派、手法残忍但线索稀少的连环抢劫案;甚至还有几起看似意外、实则疑点重重的富豪死亡事件。
这些案件充满了现代都市的冰冷与复杂,与东京案中蕴含的古典悲剧感截然不同。
其中一个案件引起了沈锐的特别注意——“国家画廊《微笑的骑士》失窃案”。一幅17世纪的荷兰名画,在安保系统全面升级后的某个深夜,如同蒸发般从画框中消失,只留下一个完美的矩形空白。现场没有强行闯入痕迹,监控系统在失窃前后三分钟内的记录被一种未知的恶意软件覆盖,变成了无意义的雪花点。安保人员的内部排查也未发现任何嫌疑。
失窃的画作并非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象征意义,使得案件影响恶劣。
苏格兰场最顶尖的网络犯罪专家和艺术品追索小组已经调查了数周,进展甚微。恶意软件的来源无法追踪,画作仿佛石沉大海,没有勒索信,没有黑市流通迹象。
“像幽灵干的。”艺术品小组的负责人,督察詹姆斯·科尔森沮丧地对沈锐说,“我们甚至怀疑是不是内部出了鬼,但所有人员的背景和财务记录都干干净净。”
沈锐没有急于下结论。他反复观看画廊其他未被干扰的摄像头拍下的画面,观察案发前后几天内所有访客的行为。他的目光锁定在几个似乎对画作本身兴趣不大,却对展厅布局、安保人员巡逻路线格外关注的“游客”身上。他们的行为模式高度相似,分散在不同时间段出现,如同在进行数据采集。
“这不是传统的盗窃,”沈锐在案情分析会上提出,“这是一次高度依赖技术侦查和内部情报的‘精准手术’。凶手可能从未亲自进入画廊核心区域。他们需要的是画作的精确位置、安保系统的运作频率、甚至建筑的内部结构数据。”
他指示索菲:“重点排查案发前半年内,所有以‘技术维护’、‘环境检测’、‘学术研究’等名义进入过国家画廊,并能接触到建筑图纸或安保系统信息的个人和公司。特别是那些短期合同工。”
同时,他要求网络犯罪部门换一个思路:“不要只追查恶意软件本身,查一查案发前后,画廊网络是否有异常的数据流出?哪怕只是几KB的、看似无关紧要的探测数据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