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号”的突破性进展像一块投入深水的巨石,在国际海事执法圈内激起了层层涟漪。新加坡海岸警卫队因此获得了更多关注和资源倾斜,沈锐主导的深网追踪和资金流向调查也得以在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框架下展开。
借助国际刑警组织和相关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力量,对“海星号”背后皮包公司以及船员收到的加密货币支付进行了艰难的反向追踪。资金流像狡猾的溪流,绕过无数个空壳公司和混币器,最终指向了几个离岸金融中心的神秘账户。这些账户的开户人身份经过层层伪装,调查一时陷入僵局。
然而,在通讯分析方面却有了意外收获。技术专家们全力破解从“海星号”上缴获的卫星通讯干扰设备和加密电台,试图复原其通讯记录和可能联系的上级节点。
这是一个技术壁垒极高的任务。对方的加密算法非常先进,且设备具有自毁功能,数据恢复极其困难。但在专家们不懈努力下,终于从设备的缓存碎片中,提取出了一段残缺的指令代码和几个模糊的坐标点。
代码经过破译,大意是:“‘信天翁’已就位,于‘新月’时在‘珍珠滩’接收‘包裹’。”
“信天翁”?“新月”时?“珍珠滩”?“包裹”?
这显然是暗语。
“新月”很可能指代一个没有月光的黑夜,利于隐蔽行动。“包裹”无疑是指被盗的货物或其他违禁品。
关键是“信天翁”和“珍珠滩”。
“‘信天翁’可能是一艘接应船的新代号。”林永杰分析道,“‘珍珠滩’…听起来像是个地名代号。”
沈锐立刻让情报部门查询东南亚海域所有包含“珍珠”或发音相近的地名、岛礁、甚至暗沙。同时,将那段残缺指令的时间戳与“海星号”的活动轨迹进行比对。
结果令人惊讶。指令发出的时间,远在“海星号”被抓获之前。而坐标点指向的海域,位于菲律宾以西、南海东南部的公海区域,那里有一片在国际海图上标注为“危险礁盘”的区域,当地渔民有时称之为“贝屑浅滩”,其发音与“珍珠滩”有几分相似。
更重要的是,卫星数据显示,在指令提及的“新月”夜晚,该区域曾有一艘大型船舶长时间关闭AIS信号停留,其轮廓特征与任何已知的注册船只都不匹配!
一艘“幽灵船”!
“它很可能还在那片海域活动,或者有固定的活动模式!”沈锐判断,“‘信天翁’就是这艘幽灵船!它是比‘海星号’更高级别的母船或浮动中转基地!”
目标锁定!新加坡海岸警卫队立刻调动了最新的海洋监视卫星和远程海上巡逻机,对“贝屑浅滩”海域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密集侦察。
高强度的侦察很快取得了成果。三天后,遥感卫星捕捉到那艘“幽灵船”的清晰影像——一艘经过改装的、船龄较老的散货船,船身油漆斑驳,船名和注册信息都被刻意涂抹遮盖。它静静地锚泊在礁盘边缘,仿佛与世隔绝。
巡逻机抵近侦查(保持在公海合法范围内)发现,该船甲板上可见一些集装箱和吊装设备,但几乎没有人员活动迹象,显得异常安静。
“就是它!‘信天翁’!”指挥部里气氛紧张而兴奋。
然而,如何在公海海域对其采取行动成了难题。该船位于国际公海,新加坡没有执法权。强行登临检查需要充足的理由和风险考量,很可能引发外交纠纷。
“申请国际海事组织授权?或者联合周边国家海军行动?”泰勒警长提出建议。
“流程太长,容易打草惊蛇。”沈锐否定道,“对方非常警惕,一旦察觉被重点监视,很可能立刻逃离,消失在茫茫大海。”
他沉思片刻,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我们不能强攻,但可以智取。派一艘伪装成故障商船或科考船的侦察艇,抵近观察,甚至尝试与其进行‘求助’式接触,获取更多情报,至少确认其身份和活动证据,为后续的国际执法行动铺平道路。”
这个计划风险很高,但可能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案。经过周密计划和批准,一艘经过伪装的海岸警卫队高速侦察艇“海狐号”接受了任务。
“海狐号”伪装成船体故障、动力失灵的民间海洋环境监测船,漂向“信天翁”所在海域,并发出国际遇险求救信号。
“信天翁”号果然有了反应!它似乎犹豫了片刻,最终派出一艘小艇谨慎地靠近“海狐号”。
“海狐号”上的队员穿着便装,伪装成焦急的船员,暗中则用隐藏的高清摄像机记录下一切。小艇上有三名体格彪悍、携带武器的船员,他们检查了“海狐号”的情况,态度冷漠,表示可以提供一些燃油,但拒绝他们登上了“信天翁”号。
尽管未能登船,但近距离的观察获得了宝贵情报:
1. 确认了“信天翁”的船体特征和大致吨位。
2. 拍摄到了甲板上部分集装箱的编号(经过查询,属于几家已报失或注销的公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