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总工的暗中调查迅速展开。这位年过半百的资深工程师背景显赫,是研究院的技术骨干,表面上没有任何污点。但深入的财务调查发现,其配偶的账户近两年内有数笔来源不明、总额可观的大额资金流入,资金流向经过多层皮包公司周转,最终源头指向海外。
同时,技术队对那种新型合金(代号NX-5)的分析也有了初步方向。这种合金以其卓越的强度、耐高温和极轻的重量特性,原本是作为下一代超高速列车关键承力结构的设计备选材料之一。但其合成工艺极不稳定,成本高昂,在一次关键测试中甚至出现了意外的脆断现象,因此项目曾被暂时搁置。
林工程师父亲(林教授)那边的询问也得到反馈。王总工确实私下联系过他,以“老朋友帮忙复核一下老旧数据”为名,请求他对NX-5的样本进行成分分析,特别暗示“重点检查几种稀有金属元素的痕量比例是否与原始记录一致”。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指向王总工可能涉嫌在NX-5合金的研发数据上造假,以谋取私利,并担心事情败露,试图通过私人渠道进行验证甚至掩盖。而“狐王”团伙,则很可能是他引入的、用于窃取或处理问题样本的黑手套。
“看来是个内部腐败结合商业间谍的案子。”老陈总结道,“王总工怕私下复核发现问题,所以想抢在林工把样本带回家之前偷回去?”
沈锐却没有这么乐观。他总觉得王总工的行为逻辑有些矛盾。如果仅仅是为了掩盖数据造假,他有太多更隐蔽、更安全的方式处理掉样本,何必大费周章让林工带回家,又引来“狐王”这种级别的势力抢夺?这无异于引火烧身。
“王总工现在在哪里?”沈锐问。
“他昨天请假了,说是老家有急事。我们的人正在确认他的行程。”
“立刻找到他!要快!”沈锐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当天晚上,王总工被发现在老家附近的一处水库边,车辆坠湖,人已溺亡。初步现场勘察结果倾向于意外事故:雨天路滑,车辆失控。
但沈锐和国安专员几乎立刻断定:这是灭口。
王总工一死,很多线索似乎就此中断。案件再次陷入了迷雾。
“难道王总工不是主谋,也只是个被利用的棋子?甚至他本身也是‘狐王’的目标之一?”小李提出一个可怕的假设。
沈锐沉默地看着王总工的档案和他的“意外”现场照片。对手的狠辣和高效超乎想象,总能快一步掐断线索。
“也许,我们搞错了方向。”沈锐突然开口,目光再次投向那本夹藏了样本管的杂志,“‘狐王’想要样本,不仅仅是为了掩盖什么,更是为了得到它。NX-5合金,除了用在列车上,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个问题点醒了众人。技术队立刻扩大分析范围,将NX-5合金的特性参数输入更广泛的材料数据库进行比对。
几个小时后,一份惊人的分析报告被放在了沈锐面前。
NX-5合金的强度、耐热、轻量化特性,以及那次意外的“脆断”现象,在经过重新建模分析后,发现其与某种高超音速飞行器实验项目中所需的一种特殊耐高温涂层的基材 requirements 高度吻合!那种脆断并非简单的工艺失败,而是在特定极端频率振动下产生的共振断裂,这恰恰是突破现有技术瓶颈的一个关键、但极其危险的数据!
“这份数据…如果被用于军事科技…”国安专员的脸色变得极其难看。
一切都说得通了!
王总工可能无意中合成了这种具有潜在战略价值的材料,但他自己并未完全意识到其真正价值,或者意识到了却不知如何处理。他数据造假可能只是为了项目能继续获得经费,或者掩盖一次“幸运的失误”。而境外势力(“狐王”)不知通过何种渠道得知了消息,试图窃取样本和数据。王总工或许后期察觉到了危险,想通过林教授私下复核来确认自己的猜测,却反而暴露了样本的行踪,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
“狐王”的目标,自始至终,就是这份足以影响战略平衡的新型材料数据!高铁盗窃、技术图纸,都只是烟雾弹和顺带目标!样本管才是真正的核心!
“立刻全面升级NX-5项目所有相关研发数据和安全等级!所有知情人员纳入保护范围!”沈锐立刻下令。
虽然王总工这条线断了,但案件的性质已然明朗。对手的庞大和危险程度也远超预期。
“幽灵…”沈锐念着这个名字。他很可能就是“狐王”麾下,负责在国内执行这种最高难度窃取任务的首席执行者。
就在这时,技侦部门送来了对张海衣物纤维和鞋底泥土的最新分析报告。在极其细微的痕迹中,他们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特定产地的香料微粒,以及一种只存在于特定地区红土中的矿物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