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条上的地址指向西湖区边缘的一栋老式公寓楼。清晨的阳光穿过梧桐树叶,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沈锐将车停在路边,和苏婷婷一起打量着这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六层建筑。
3单元502。苏婷婷核对地址,这种老楼一般没电梯。
沈锐点点头,环顾四周。街对面有个早点摊,老板正忙着炸油条,几个晨练回来的老人坐在长椅上聊天。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市井画面,却藏着一名画家不可告人的秘密。
502室的门上贴着褪色的福字,锁是普通的弹子锁。沈锐戴上手套,试了试陈默的钥匙串——第三把钥匙顺利打开了门。
门开的瞬间,一股松节油和颜料的气味扑面而来。沈锐示意苏婷婷保持警惕,自己先一步踏入室内。
眼前的景象让两人都愣住了——这哪里是普通住宅,分明是一个设备齐全的画室。宽敞的客厅被改造成工作区,三个画架支在那里,上面是处于不同完成阶段的作品。靠墙的长桌上整齐排列着各种颜料、画笔和调色工具。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一台专业级的真空装裱机,这种设备一般只有大型画廊或修复工作室才会配备。
这不是普通画室...苏婷婷轻声说,手指拂过长桌上的一排特殊颜料,这些是古代矿物颜料,非常昂贵,现代画家很少用。
沈锐走向最近的一个画架,上面是一幅接近完成的山水画,风格古朴,右下角已经题上了的落款和印章。
赝品。沈锐眯起眼睛,而且就是周正德买的那幅。
他小心地检查画作,在边缘处发现了一个几乎不可见的标记:一个小小的字母组合。这让他想起保险箱的密码LX-0512。
公寓的其他房间同样令人震惊。卧室被改造成资料室,书架上塞满了各种艺术史书籍和拍卖图录,墙上钉着几十张名画的高清照片和细节放大图。另一间小卧室则成了生活区,简易的单人床,小冰箱和微波炉,显然陈默经常在这里过夜。
沈锐在资料桌的抽屉里发现了一本黑色笔记本,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林澜实验记录,第17批次。
林澜...沈锐想起周正德提到的那个神秘见证人,看来我们找到她了。
笔记本里详细记录了各种颜料配比、纸张老化方法和笔触模仿技巧,每一页都标注了日期和实验结果。翻到最近的一页,是案发前三天写的:
周已起疑,必须加快进度。原始图稿在S处,安全。默动摇,需要说服。若不成,按B计划。
苏婷婷凑过来看:默应该是指陈默,和B计划是什么意思?
沈锐没有回答,继续翻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他发现了一个精致的锦盒,里面是一枚翡翠胸针,造型是一只蜻蜓,工艺精湛。盒底有一张小卡片,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给澜,永远是你的默。
陈默和林澜关系不一般啊。苏婷婷拿起胸针对着光看,这品质至少值五万。
沈锐的手机突然震动,是赵天成发来的消息:视频中女声的声纹比对有了初步结果,与周雅不符,但与五年前一个艺术讲座的录音有相似点,正在确认。
他正要回复,林小满的电话打了进来:沈队,我查了石涛那幅画的来源。根据海关记录,两年前确实有一幅石涛的《黄山云雾图》从法国回流,持有者姓林,但交易后这幅画就消失了,没有进入任何拍卖记录。
姓林?全名是什么?
登记的是林澜,法国巴黎高等艺术学院讲师,专攻东方艺术史。
沈锐的视线落在笔记本上那个标记上,突然明白了什么:小满,查一下五月十二日对林澜有什么特殊意义。
挂断电话,沈锐让苏婷婷继续搜查公寓,自己则检查起画室里的电子设备。在一堆画材下面,他找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但需要密码。
尝试了等几个关键词都不对后,沈锐输入了LX0512,屏幕应声而亮。
电脑桌面很整洁,除了几个绘画软件,只有一个加密文件夹。沈锐尝试同样的密码,再次成功。文件夹里是一系列扫描文件和照片,全是各种古代书画的高清图像和详细的鉴定报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名为交易记录的Excel表格,里面记录了二十多幅的完成日期、买家和金额,周正德的那幅石涛画排在最后,标注的金额是3800万,状态却是争议中。
沈队!苏婷婷从资料室喊道,我找到了这个!
她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一沓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穿旗袍的女人在各种场合的画面——在画廊开幕式上微笑,在拍卖会举牌,在餐厅与不同人交谈。虽然衣着打扮各异,但沈锐一眼认出她就是陈默加密相册里的那个女人。
这就是林澜。沈锐抽出其中一张特写。照片中的女人约三十五六岁,穿墨绿色旗袍,侧脸线条优雅,左眼角有一颗泪痣,正专注地看着一幅画。那种知性与古典交融的气质,与周雅的干练冷峻截然不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西湖谜案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西湖谜案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