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工那把“尺子”,在“林记”的筋骨血肉里,一寸寸地量着,虽不免带来阵痛,却也实实在在量出了些以往模糊不清的门道。烤炉的热场被重新规划,几个关键的控制点参数经过反复验证,渐渐固定下来,点心的品质,果然肉眼可见地稳定了许多。连最固执的李师傅,对着那出炉后几乎炉炉如一、酥脆度恰到好处的桃酥,也说不出旁的来,只背着手,闷声嘀咕一句:“这铁疙瘩……倒也有几分用处。”
沈技术员更是如同脱胎换骨,白日跟着鲁工在车间里摸爬滚打,记录数据,调试参数;夜里就着昏黄的灯光,啃读鲁工带来的那些天书般的专业书籍,眼里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求知欲。他觉得自个儿像是那久旱的秧苗,终于遇上了甘霖,拼命地吮吸着。
可这甘霖,浇灌的是技术和规矩的田地,却解不了现实里那越绷越紧的资金之渴。
县里那笔无息贷款,像一滴水落入旱地,眨眼就见了底。新机器的尾款要结,添置的检测仪器耗材要钱,鲁工虽说是顾知行安排,食宿简单,可一些必要的实验用品、往来信函、资料复印,哪一样不要开销?更别提那压在晓燕心头最沉的——下个季度到期的信用社贷款。
账本上的数字,晓燕如今都不敢细看,只觉得那一个个阿拉伯字码,都像是张着嘴的饕餮,等着吞噬“林记”这点刚刚攒起来的微薄家底。工人们缓发的分红,她咬着牙,东挪西凑,总算是补发了一部分,可人心里的那本账,岂是那么容易平的?眼瞅着厂子里又是请高人,又是添设备,花钱如流水,却不见多少真金白银的进项,私下里的嘀咕声,便又渐渐响了起来。
这天,晓燕正和鲁工、沈技术员在办公室里,商讨着如何进一步优化那“老面肥”的养护流程,以期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提高发酵效率和稳定性,门卫大爷又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也顾不上鲁工在场,压着嗓子对晓燕说:“晓燕!那……那辆黑轿车又来了!还是那个南边的黄老板!”
晓燕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铅笔“啪嗒”掉在了桌上。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她定了定神,对鲁工和沈技术员说了声“您二位先商量着”,便整理了一下衣衫,迎了出去。
厂门口,那辆锃亮的黑色皇冠轿车,果然又停在了老地方。黄永发依旧是一身笔挺西装,油头粉面,只是脸上那笑容,比上次更多了几分志在必得的从容。他身边,还跟着一个夹着公文包、戴着金丝眼镜的陌生男人,看样子像个律师或者会计师。
“林厂长,别来无恙啊!”黄永发热情地伸出手,仿佛多年老友。
“黄老板。”晓燕与他轻轻一握,语气平淡。
“听说林厂长最近又在省城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还请来了省里的专家指导,真是可喜可贺!”黄永发话语恭维,眼神却锐利地扫过略显陈旧的厂院,和在车间门口好奇张望的工人,“看来‘林记’这是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
晓燕不接他的话茬,只问:“黄老板这次来,是……”
“哦,还是为了合作的事。”黄永发笑容不变,示意了一下旁边的金丝眼镜,“这位是陈会计师。我们公司对‘林记’的前景非常看好,经过慎重评估,决定提高收购……哦不,是入股的条件。”
他使了个眼色,那陈会计师立刻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新的计划书,比上次那份更加精美厚实。
“林厂长,请看,”黄永发翻开计划书,指着上面一串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我们愿意将入股资金提高三成!并且,可以协助‘林记’偿还现有的所有债务!林厂长您依旧担任总经理,负责生产,我们绝不干涉。市场推广、品牌运营、资金运作,全部由我们专业的团队负责!保证三年内,让‘林记’成为全省,不,是全国知名的品牌!”
那数字,像带着魔力,撞得晓燕耳膜嗡嗡作响。偿还所有债务!这对于眼下焦头烂额的她来说,诱惑太大了。她几乎能感觉到,身后厂院里那些竖起的耳朵,和那一颗颗被这巨大数字搅动得躁动不安的心。
黄永发观察着晓燕的神色,见她沉默,便又加重了筹码,声音压低,带着蛊惑:“林厂长,我知道你难。守着个金饭碗,却为那点流动资金愁白了头,何苦呢?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你专心做你的点心,不好吗?你看看你现在,请专家,买设备,立规矩,投入这么大,万一……我是说万一,市场有个风吹草动,或者那外商的单子黄了,你这摊子,可就全砸手里了!跟我们合作,风险我们担,利润大家分,这才是正道!”
这话,像一根冰冷的针,精准地扎在了晓燕最脆弱、最焦虑的神经上。她握着那份沉甸甸的计划书,手指关节有些发白。阳光照在计划书烫金的封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那光里,仿佛也带着黄永发眼中那志在必得的寒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