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记”重新开张。歇业两天,门口居然已经有熟客在等着了。
“小老板,可算回来了!这两天我家那口子就念叨你这口酥饼呢!”
“去省城开了眼界吧?有啥新品没有?”
晓燕一边麻利地开门营业,一边笑着应答。她把从“桂香斋”买的桃酥掰开了请老顾客们品尝,让大家提意见。大家都说好吃,但不少人还是说:“香是香,但感觉还是咱‘林记’的更实在,油糖足,有家里那个味儿!”
这话让晓燕心里更踏实了。创新要紧,但根本不能丢。
忙碌的间隙,她注意到斜对过儿,郑文斌老师又揣着他那本快翻烂的书溜达过来了,这次没直接过来,而是在不远处徘徊,眼神时不时飘过来,欲言又止。
晓燕想起省城书店里看到的几本新版的文学书籍,心里动了动。她趁暂时没客人,主动走过去:“郑老师。”
郑文斌像是被吓了一跳,有点慌:“啊,林、林老板,回来了?”
“嗯,郑老师,我在省城书店看到新出的《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还有重印的《唐诗鉴赏辞典》,想着您可能感兴趣,就记下了。下次要是有人去省城,可以托他们带回来。”晓燕笑着说。
郑文斌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是干涸的土地遇到了雨水,连声道:“哎呀!太好了!谢谢!太谢谢你了林老板!你还想着这个……”他搓着手,激动得有点不知所措,那点知识分子的矜持荡然无存。
“举手之劳。”晓燕笑笑。她觉得,能帮别人圆一个小小的念想,是件让人快乐的事。
下午,于丽娟风风火火地来了,一进门就拍桌子:“晓燕!我想明白了!那个阿强,八成是个骗子!还是你稳当!”
晓燕给她倒了杯水:“于经理,你也别太武断,也许人家真是大公司的呢。”
“屁!”于丽娟爆了句粗口,“我托人打听了!深城那边是有个‘金旺’,根本不是什么食品公司,是搞建材的!差点着了道!”她虽然说着后悔的话,但眼神里那股折腾劲儿一点没减,“不过省城这趟没白去!我联系上几家服装厂,下次拿货价格能更低!”
晓燕哭笑不得。于丽娟这人,就像个永动机,永远在寻找下一个风口,虽然有时方向歪得离谱,但那股生命力,着实惊人。
快傍晚时,陈默来了。他没进店,只是靠在卡车门边。晓燕赶紧包了两块刚出炉、还烫手的桂花糕送出去。
“陈大哥,今天不出车?”
“嗯。休整。”陈默接过糕点,手指不经意碰到她的,两人都迅速缩回。
沉默了一下,陈默像是随口提起:“农机厂那边,食堂主任吃了你给的桃酥,问了句咱们县有没有做得这么好的。”
晓燕的心猛地一跳,看向他。
陈默目光看着远处下班的人流,语气依旧平淡:“我说,有。比那个好。”
晓燕瞬间明白了什么,心脏砰砰跳起来。机关单位的食堂采购?那可是稳定的大单子!
“不过,”陈默转过头,看着她,“量大会很辛苦。原料、人手,都得跟上。”
“我能行!”晓燕立刻保证,眼睛亮得惊人,“只要有机会,我就能想办法!”
陈默看着她充满干劲儿的脸,几不可查地点点头:“嗯。知道了。”他转身上车,发动,开走前,从车窗里说了句:“明天我去拉货,要带什么,想好。”
车子驶远,晓燕还站在门口,心里像揣了一团火,把省城带来的那些见识、交流会获得的鼓励、左邻右舍的支持、还有陈默这看似随意却分量极重的一句话,全都熔炼在一起,烧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
省城很大,但她的舞台,就在脚下。家属院很小,却承载着她最真实的烟火气和最坚实的后盾。前方的路似乎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宽阔了。
她转身回店,脚步轻快而坚定。新一轮的忙碌,又要开始了。而这次,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