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出了黑皮这个祸害,还“缴获”了一麻袋劣质白糖当证据,但晓燕心里的石头并没落地。那二百盒纺织厂的订单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眼看交货日期逼近,原料却出了问题,难道真要砸了“林记”的招牌,还得赔钱?
回到“林记”,看着那堆用劣质原料做出来的、色泽味道都不对劲的点心,晓燕愁得眉毛都快打结了。马桂芳和王彩凤也唉声叹气,想着那么多鸡蛋、油、白糖都糟蹋了,心疼得直哆嗦。
陈默把那个赃物麻袋扔在墙角,像扔一袋垃圾。他看了看那堆失败的点心,又看了看晓燕垮着的小脸,没说话,转身又出去了。
“唉,陈师傅是不是也没办法了?”王彩凤小声说。
晓燕没吭声,心里也有些没底。陈默能打能吓唬混混,但变不出优质白糖和油啊。
没过多久,陈默回来了。手里没拎东西,但身后却跟着一个让晓燕目瞪口呆的人——郑文斌!
郑老师推着他那辆刚刚经历“劫难”、车把还有点歪、链条哗啦响的“永久”二八车,鼻梁上架着一副用透明胶带缠了七八圈的破眼镜(显然是临时找出来备用的),头发依旧凌乱,脸上还带着点惊魂未定的苍白,但眼神却莫名地…亢奋?
“林老板!”郑文斌一进门就推了推他那滑稽的眼镜,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陈师傅都跟我说了!原料问题是吧?这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初期无序竞争导致的假冒伪劣现象!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应对!”
晓燕:“???” 科学方法?做点心跟科学有什么关系?
她疑惑地看向陈默。陈默抱着胳膊靠在门框上,面无表情地吐出三个字:“他有门路。”
原来,陈默刚才出去,不是放弃,而是直接去找了这位刚被他“连累”得损失惨重的郑老师。至于他是怎么“说服”郑老师的…看郑老师这又怕又兴奋的复杂表情,估计过程不怎么温和。
“门路?什么门路?”晓燕更懵了。
郑文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显得专业:“林老板,你忘了?我父亲!县一中的老校长!他以前的学生,现在在县糖酒公司当储备科科长!”
糖酒公司!这可是掌管着全县糖类酒类计划内供应的大单位!如果能从那里拿到计划内的优质白糖,问题就解决了!
晓燕的眼睛瞬间亮了!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可是…计划内的糖都是供应国营厂和单位的,我们个体户…”
“事在人为!”郑文斌扶了扶眼镜,胶带发出吱呀的响声,“改革开放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而且,我们这不是为了生产‘出口转内销’的优质产品吗?(他指了指于丽娟那份订单)这符合政策导向!我这就去找我父亲!”
他说得慷慨激昂,仿佛不是去走关系批条子,而是去进行一项伟大的科学实验。
于是,半小时后,晓燕和陈默看着郑文斌骑着他那辆哗啦乱响的“永久”车,车把上挂着两盒晓燕赶紧包好的、最好的点心(当礼物),歪歪扭扭地朝着县一中教职工宿舍楼的方向奋力蹬去,那背影带着一种悲壮的使命感。
“他…能行吗?”晓燕心里七上八下。
“死马当活马医。”陈默言简意赅。
等待的时间格外煎熬。晓燕坐立不安,一会儿担心郑老师被他那当校长的父亲训斥,一会儿又担心糖酒公司的科长不买账。
就在晓燕快要绝望时,巷口传来了那熟悉的、哗啦哗啦的自行车声!只见郑文斌如同得胜还朝的将军,虽然眼镜歪斜,满头大汗,但脸上洋溢着巨大的喜悦和自豪!他的自行车后座上,赫然绑着一袋印着“优级白砂糖”字样的标准包装袋!足足五十斤!
“成功了!林老板!陈师傅!成功了!”郑文斌跳下车,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我父亲亲自打的电话!张科长一看是老校长的公子…呃,是关心地方经济发展,特事特办,批了五十斤计划外的优级糖!就是价格比议价粮店还稍贵点…”
晓燕看着那袋雪白细腻、颗粒均匀的优质白糖,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贵点也值啊!
“郑老师!太谢谢你了!真是太谢谢了!”她连声道谢,看着郑文斌那滑稽的缠胶带眼镜都觉得无比顺眼。
陈默走过去,单手拎起那袋糖,掂了掂,确认是真货,然后对郑文斌点了点头,难得地说了句:“还行。”
就这俩字,让郑文斌激动得脸都红了,仿佛得到了莫大的认可,比拿到三好学生奖状还高兴。
白糖解决了,但油还是问题。这次没等晓燕发愁,陈默又出去了。这次他没带郑文斌。
过了一会儿,他回来了。开着他的东风大卡回来的。卡车后面,跟着一辆驴车!驴车上坐着个憨厚的老农,车里放着好几个沉甸甸的、散发着浓郁油香的黑色陶罐。
“这是…”晓燕愣住了。
“乡下榨的土花生油,没掺假。我跑车认识的老人家。”陈默言简意赅地解释,然后开始往下搬油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