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芬裁缝铺的“哒哒”声和“林记”点心的香气,交织成菜市场后街一段难得的安稳乐章。王彩凤逐渐成了晓燕的得力助手,马桂芳丈夫的病情也逐渐稳定,虽然干不了重活,但能在家慢慢走动,让马桂芳宽心不少。晓燕甚至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把旁边一个小一点的空房租下来,稍微扩大一下生产,尝试做一点礼盒装的点心,逢年过节时卖。
然而,生活的骤雨,总是不期而至,且往往接连不断。
先是原料出了问题。这天晓燕像往常一样,去相熟的粮油店进货,却被告知标准粉和精炼白糖都临时断货了,啥时候有说不准,只有黑黢黢的普通粉和带着杂质、甜得发齁的土红糖。
“没办法啊,林老板,”粮油店老板两手一摊,“上面调拨计划变了,好料子都优先保证国营食品厂和大宾馆了!咱这个体户,能有点普通的就不错啦!”
晓燕心里一沉。标准粉和精白糖是保证点心色泽和口感的基础,用普通粉和土红糖,做出来的东西颜色暗淡,味道也粗糙,根本达不到“林记”的标准。她跑了好几家店,情况都一样。最后只好先买回一些普通粉和土红糖应应急。
果然,用新原料做出来的枣糕颜色发黑,豆沙包带着一股怪异的糖精味,连最基础的馒头都显得粗糙拉嗓子。老顾客们虽然没明说,但回购的次数明显少了。晓燕看着那些滞销的点心,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这是母亲传承下来的手艺和名声,不能砸在这些劣质原料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原料危机还没解决,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
这天上午,几个穿着工商制服的人再次上门,脸色比上次更加严肃。为首的还是那个中年科长,但这次他身边跟着一个拿着笔记本、表情刻薄的年轻女人。
“林晓燕同志,我们再次接到群众实名举报,”科长语气冰冷,“反映你这里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和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现在我们要进行突击检查,请你配合!”
“实名举报?”晓燕心里一惊,强作镇定,“我们一直很注意卫生,绝对没有以次充好…”
“有没有,检查了就知道!”那个年轻女人不耐烦地打断她,径直走向操作间。
这次的检查,比上次苛刻了十倍。他们用手电筒照角落缝隙,用放大镜看面粉里有没有虫子(虽然根本没发现),甚至拿起刚洗好的笼屉闻有没有异味。最后,那个年轻女人指着晓燕无奈之下购进的普通粉和土红糖,厉声质问:“这就是你们做点心的原料?颜色味道和以前根本不一样!这不是以次充好是什么?欺骗消费者!必须严肃处理!”
晓燕急忙解释原因,但对方根本不听,只是冷冷地记录着。
最终,他们开具了一张处罚通知单:因“卫生死角存在隐患”及“涉嫌使用劣质原料欺诈”,责令“林记”停业整顿三天,并罚款一百元!
停业!罚款!
晓燕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站不稳。一百元!这几乎是店里大半个月的纯利润!停业三天,更是对信誉和收入的巨大打击!
“同志,这…这处罚太重了!我们用的原料虽然不好,但绝不是劣质,是因为买不到好的…卫生我们也天天打扫…”晓燕试图争辩。
“有什么话,去局里说!现在立刻停止生产经营!”工商科长毫不通融,语气强硬。
那些人走了,留下晓燕、马桂芳和王彩凤呆立在狼藉的仓库里,如同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被打得七零八落。
“怎么会这样…是谁这么缺德…实名举报…”马桂芳喃喃自语,脸色惨白。
王彩凤则看着那袋被认定为“劣质”的普通粉,偷偷抹眼泪:“都是俺没用…要是俺能买到好面就好了…”
晓燕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实名举报?是谁?黑皮?王科长?还是…单纯的同行眼红?停业整顿的通知已经贴了出去,街坊邻居都看到了,指指点点,“林记”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名声,瞬间蒙上了阴影。
傍晚,陈默来时,看到的就是紧闭的店门和门上刺眼的白色封条(工商局贴的临时封条)。他眉头瞬间锁紧,用力敲了敲门。
晓燕打开门,看到他,所有的委屈、愤怒和无力感瞬间涌上心头,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怎么回事?”陈默的声音低沉得吓人。
晓燕哽噎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陈默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冷得像是结了一层冰。他没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问:“举报信的内容,知道具体指什么吗?”
晓燕摇摇头。
“罚款单和处罚决定书,给我看看。”
晓燕把那张沉重的处罚通知单递给他。陈默仔细看了一遍,尤其是“涉嫌使用劣质原料欺诈”和“卫生死角”那两条,目光锐利得像刀。
“我知道了。”他把通知单折好收进口袋,依旧是这三个字,却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迫感,“三天是吧。等我消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