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引擎低沉地轰鸣一声,在众多好奇、探究、议论纷纷的目光注视下,平稳地驶离了家属院,留下淡淡的汽油味和一片窃窃私语。
晓燕僵直地站在原地,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手心一片冰凉。她知道,自己很可能刚刚亲手推开了一个足以让她和奶奶过上安稳日子的、天大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心底却有一股倔强的、不肯屈服的火苗,在冰冷的躯体里顽强地燃烧起来。她不后悔。有些东西,比一时的安逸更重要。
娟子不知何时悄悄跑了过来,扯了扯她的衣角,小脸上满是担忧:“晓燕姐,刚才那个人是谁啊?坐着小汽车来的,样子好吓人。他没欺负你吧?”
晓燕回过神,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摸了摸娟子的头:“没事。一个……来谈生意的大老板,没谈拢而已。”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晓燕很快便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开始从四周悄然迫近。
先是厂里后勤科一位平日还算和气的干部,再次路过她摊子时,眼神变得有些闪烁游离,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摇摇头叹了口气走开。接着,丁干事通过赵大军偷偷给她递了话,语气紧张地提醒她,上面好像有领导打了招呼,要对家属区里她这种“无证个体经营”的情况“加强引导和规范管理”,让她最近务必小心些,千万别撞到枪口上。
甚至有一次,市管会的人一反常态,接连几天都在她出摊的时间段出现在附近区域,虽然并没有直接冲她而来,但那锐利的目光不时扫过她的摊子,足以吓得一些老顾客不敢靠近,生意顿时冷清了不少。
晓燕明白了。那位吴经理,大概是觉得她拂逆了他的“好意”,损了他的面子,开始动用他的关系和影响力,给她这个“不识抬举”的小摊贩穿小鞋了。这种压力,不同于孙秀英泼妇骂街式的吵闹,也不同于市管会明目张胆的追赶,它是一种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体制性挤压,缓慢而坚定地收缩着她的生存空间,让她刚刚有所好转的处境,骤然间又变得岌岌可危,呼吸艰难。
夜晚,她躺在冰冷的板床上,望着窗外那轮被寒雾笼罩的、模糊而清冷的月光,心里充满了巨大的迷茫和委屈。她只是想靠自己的双手、靠妈妈传给她的这点手艺,挣一口干净饭吃,安安分分地活下去,为什么就这么难?难道拒绝别人觊觎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也成了一种不可饶恕的过错吗?
就在她情绪最低落、最感觉孤立无援的时候,那个沉默的、如同“田螺姑娘”般的存在,似乎又一次悄然行动了。
一个寒冷的清晨,她照例早早来到楼后准备出摊,在挪动那个藏匿炉子和原料的破旧杂物堆时,发现墙角被人用半块砖头稳稳地压着一个小而整齐的蓝色布包。她警惕地环顾四周,寂静无人。她迟疑着打开布包,里面赫然是几本边角磨损、页面发黄的旧书——《面点制作基础》、《食品卫生常识读本》,甚至还有一本更薄些的、似乎是刚印发不久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
书页虽然泛着岁月的黄色,但保存得十分干净整洁,里面有些重要的段落或句子下方,还用削得细细的铅笔,小心翼翼地划上了清晰的横线,仿佛划线的人希望她能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没有署名,没有只言片语。
晓燕蹲在冰冷的墙角,捧着这几本突如其来的旧书,愣了很久很久。在这个她最感前途晦暗、进退维谷的时刻,这几本看似平常的旧书,却像黑夜海面上突然出现的微弱航标灯,隐隐约约地为她指示出了一些可以努力、可以学习、可以依循的方向。
是谁放的?是陈默吗?他总是在她最需要的时候悄然出现,又默然离去。他送来这些书,是想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告诉她,不仅要坚持下去,还要学着更规范、更懂法、更有章法地坚持下去吗?
还是那位只有一面之缘、却给予她莫大肯定的沈研究员?他觉得她“有潜力”,所以特意找来这些基础的书籍,希望她能提升自己?
或者,是院里某个她从未留意到的、一直在默默关注着这一切的善良邻居?
谜团依旧笼罩着这份雪中送炭的温暖。
但这一次,晓燕的心中没有不安,也没有惶恐。她将这几本旧书紧紧地抱在怀里,仿佛抱住了这冰冷现实世界里,一份无声却无比坚定、带着体温的支持与指引。
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暗流汹涌。但此刻,她的心里,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也更加坚定。
妈妈的配方,是底线,绝不交出去。
脚下的路,再难,也要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走下去。
喜欢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八零小厨娘的红火日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