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喋喋不休但信息量巨大的玛莎,张烨开着那辆吭哧作响的皮卡,载着勉强够几天用的补给品,沿着卢克警长指点的方向,驶向镇子西边尽头的小山坡。
道路从坑洼的水泥路很快变成更颠簸的土石路,车轮卷起干燥的红褐色尘土。
越往上走,俯瞰着下方那片死气沉沉的幽影镇,那股萦绕不散的阴冷感似乎也愈发清晰,如同无形的潮水拍打着车窗。
皮卡终于在山坡顶上一处相对平坦的空地停了下来。
空地中央,就是“三清观”。
张烨推开车门,第一眼看去,嘴角就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他的想象中,道观应该是飞檐斗拱,青砖黛瓦,哪怕再小再破,也该有几分东方古韵。
眼前的建筑只能用“混搭得惊世骇俗”来形容。
主体结构是典型的德克萨斯西部风格:粗犷的原木框架,外墙用不规则的石块和灰泥垒砌,低矮而敦实,像个放大的牲口棚。
屋顶是陡峭的斜坡,铺着暗红色的波浪形铁皮,在烈日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然而,就在这粗犷的美式“躯壳”之上,却极其突兀地扣着一个中式屋顶!
虽然小了一号,比例失调,但那清晰的歇山顶轮廓、微微上翘的檐角,以及覆盖其上的、颜色早已剥落大半的深青色琉璃瓦,都在无声地宣告着它的“异类”身份。
更诡异的是,正对着大门方向,原本该挂招牌的地方,用粗大的铁钉钉着一块饱经风霜的深褐色木匾。
匾额上,三个雄浑有力的繁体楷书大字“三清观”深刻其上,漆色黯淡却笔锋犹存。
匾额下方,又钉了一块小得多的、崭新的金属牌,上面用英文刻着:“Sanqing Guan”
中西合璧?
不,这简直是文化对撞后的车祸现场,荒诞中透着一股子顽强的生命力。
张烨甚至能脑补出那位素未谋面的师叔,是如何一边叼着德州烟斗,一边指挥着当地木匠,固执地把故乡的飞檐硬生生焊在这片异域的土地上。
“师叔,您老人家这审美,真是别具一格。”张烨喃喃自语,苦笑着摇了摇头。但不知为何,看着这块格格不入的匾额,他心里那点漂泊无依的孤寂感,竟奇异地淡去了一丝。
至少,这里明明白白写着“三清观”,是他的地盘了。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明显是后来加装的厚重木门,上面还残留着模糊的八卦图案雕刻,一股浓重的灰尘和霉味混合着淡淡的香烛余烬气味扑面而来,呛得张烨咳嗽了几声。
内部的光线有些昏暗。借着门口透入的天光,张烨看清了里面的景象。
空间不算小,但被规划得极其简单。没有复杂的殿宇分隔,就是一个大开间。
然而,就是在这个充满了粗犷原木梁柱和石头墙面的西部空间里,硬生生塞进了一个纯粹的中式道场!
正对大门,靠墙立着一座约一人高的神龛。神龛木质,雕刻着云纹仙鹤,漆色斑驳却庄重。
龛内供奉着三尊泥塑彩绘的神像,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正是道门至高无上的“三清祖师”。
神像前是一张同样风格的中式供桌,桌面上积着厚厚的灰尘,散落着早已干瘪发霉的供果和几根烧到尽头的蜡烛梗。
供桌一角,一个铜香炉歪倒着,里面是冰冷的灰烬。
神龛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几幅同样蒙尘的卷轴,依稀可见是道家的神仙画像和符箓真形图。
墙角倚着一杆褪色的杏黄幡旗,旗面破了个洞。地面上,散落着一些蒲团,早已被虫蛀鼠咬得不成样子。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神龛前方不远处的地面上,用朱砂混合着某种暗红色矿石粉末,绘制着一个巨大的、覆盖了半个厅堂地面的八卦阵图。
阵图的中心,似乎还嵌套着更复杂的符文。
只是年代久远,又被厚厚的灰尘覆盖,显得有些模糊不清。
整个场景充满了强烈的违和感与时间停滞的沧桑感。
西部的狂野框架,包裹着东方的神圣内核,在尘埃中沉默对峙。
张烨放下手中的购物袋,环顾四周,心中五味杂陈。
法器、神像俱全,这师叔倒是个有心人,没让道统在这里彻底断了传承。
但这积灰的程度,怕是至少荒废了一两年。
他走到供桌前,目光扫过桌面上厚厚的灰尘,指尖拂过冰冷的香炉边缘。
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香炉底座下。
那里压着一封没有信封的信,纸张泛黄,边缘卷曲。
张烨的心跳快了一拍。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信纸,拂去上面的浮尘。
信纸上的字迹遒劲有力,却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用的是毛笔蘸墨汁写就的繁体中文:
“后来者(想必是师侄张烨):
此观名‘三清’,乃吾于异域所辟一方净土。地契文书俱在柜中,依法而立,可安心。
观中诸物,皆吾毕生所藏,随尔取用。唯后院古井,凶煞汇聚,乃此地‘煞眼’所在。吾以毕生修为,辅以‘镇物’及此厅八卦阵图勉强封之,然非长久之计。切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德州驱魔人:开局一座三清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德州驱魔人:开局一座三清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