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注册船务公司,又是跟娄家合伙搞码头,又是豪掷千金买船,还跟汇丰大班祁德尊那种级别的鬼佬高层称兄道弟,甚至连警界的雷洛、社团的蒋震都成了自己的座上宾……
这一桩桩一件件,单独拎出来或许不算什么,可集中发生在自己这个“身份敏感”的“北佬”身上,是不是……
太扎眼了?引起了上面的警惕?
娄振华闻言,饶有深意地瞥了方源一眼。
端起面前的紫砂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却没有直接回答,反而慢悠悠地反问了一句:
“贤侄,你老实跟叔叔说,你……哪来那么多钱?”
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在他心里憋了很久了。
那天在铜锣湾“绮梦楼”画舫,方源一出手就是两百公斤黄金,价值一百三十万港币!这已经超出了他对“方家大房私藏”的预估。
后来,他又听说方源给新成立的船务公司,直接注资了六百万美金!
再加上方源自己平日里那挥金如土、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做派……
娄振华就算用脚指头想,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单凭方礼当年分家时带走的那点“私房”,还有这些年公私合营攒下的分红,是绝对不可能支撑起如此庞大的开销的!
这小子,肯定有别的来路!
联想到方源手里那神乎其神的“祖传神药”,再联想到他与汇丰大班祁德尊那看似“忘年交”的亲密关系……
娄振华心里,隐隐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莫非……这小子不老实,手里攥着药方,用批量生产出来的“神药”,跟那些惜命如金的鬼佬搭上了线,做起了“独家买卖”?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命”更值钱的呢?
尤其是对那些早已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富豪权贵来说!
也只有这个说法才能解释得通!
娄振华没有选择刨根问底,说到底这是方家或者说方礼两口子的传承,他一个老丈人主动开口问,不合适。
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在心里暗自摇头。
“后生仔,终究还是太嫩了点。不懂得‘藏器于身,伺时而动’的道理啊。”
“这么大的动静,又是黄金又是美金的,还跟鬼佬搅和在一起……上面的人不盯上你才怪了!”
“看你个小滑头,这次回去之后,怎么跟那些‘大人物’交代!”
自以为看透了方源路数的娄振华,不再纠缠方源的“资金来源”问题,而是将话题重新拉回了工作上。
“怡和那边又递了新的报价过来,啧,这帮鬼佬,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他这边忙着跟怡和洋行的人为了几万、十几万英镑的差价斗智斗勇,殊不知,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四九城,一场围绕着方源这个“意外因素”的讨论,也正在几个核心部门之间悄然进行。
……
冶金工业部,某间挂着“保密”牌子的小会议室。
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情况就是这样。根据我们驻港同志秘密上报的情报,以及从港英政府内部渠道获取的部分信息综合判断,这个方源,在港期间,活动异常频繁,接触人员极其复杂。”
一个穿着中山装、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指着投影幕布上一张方源与祁德尊在半岛酒店晚宴上“相谈甚欢”的侧面照片,声音低沉地汇报道。
“他不仅与汇丰大班祁德尊、渣打银行高层等多名英资银行家往来密切,还与本地华资代表人物,如东亚银行的李家、恒生银行的何家等人,均有接触。”
“商业上,他动作更大。短短一个月内,注册成立‘方氏船务公司’,并一次性注入六百万美金作为启动资金!
同时,还与其岳家娄氏合作,共同投资兴建西环货运码头,预计总投资额将超过三百万港币。”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年男人的手指,点在了另一张照片上,照片的背景,正是铜锣湾避风塘那艘灯火辉煌的“绮梦楼”画舫,方源正被一群穿着黑西装的彪形大汉簇拥着走下跳板,身边还跟着雷洛那张标志性的“鹰隼脸”。
“他还与港岛警界部分华人高层,以及本地最大的几个三合会社团组织,如‘洪兴’、‘潮州帮’等,都建立了联系。
甚至有情报显示,他与‘洪兴’社龙头蒋震达成了某种协议,将未来西环码头的全部装卸业务,都交由洪兴独家承包。”
“同志们,”中年男人放下手中的指示棒,目光沉重地扫过在座的几位来自不同部门的领导:
“一个十九岁的、刚刚失去双亲、没有任何官方背景和资源的年轻人,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能在香江这个鱼龙混杂的地方,做出如此大的动静,建立起如此复杂的关系网……这正常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良久,一位来自对外贸易部的领导才皱着眉头开口:“会不会……是方家在支持他?”
“不太可能。”负责情报汇报的中年男人摇了摇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