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道:
“不过……您既然知道孩子喝不了牛奶,那奶粉……恐怕也白瞎。
市面上的奶粉多是牛奶烘干筛粉弄出来的,本质上是一个道理。”
“啊?!”
罗大姐当场就有些傻眼,脸上的喜悦瞬间变成了慌乱:
“那……那可怎么办啊?孩子还小,哪能经得起饿!总是用糊糊对付也不是个事儿啊”
“您先别急。”
方源安抚道:
“这样,等我到时候过去了,帮您问问,看看那边有没有羊奶粉或者骆驼奶粉卖。
那玩意儿,一般老人、小孩儿都能喝,不容易拉肚子。”
“羊奶粉?骆驼奶粉?”
罗大姐瞪大了眼睛,显然是头一回听说。
“哎哟!方科长!您懂得可真多!”她回过神来,当即就要从兜里掏钱,“那……那得多少钱?我先把钱给您!”
嘴上说着自家孙子“贱命”,可真到了心疼的时候,她比谁都着急。
方源抬手,将她的手按了回去。
“罗姐,钱的事不急。能不能买到还不一定呢。
您呐,暂时还是先在周围邻居、同事里头寻摸寻摸,看看有没有其他同样在哺乳期、奶水足的嫂子。
先紧着让孩子应应急,别饿着了。”
然后又从抽屉里,摸出几张崭新的一市斤肉票,塞到罗大姐手里。
“这个您拿着。有功夫啊,去副食店给儿媳妇买点猪蹄、鲫鱼什么的,炖点汤喝,催催奶。
我也不知道管不管用,您先试试看。”
“哎哟!方科长!这……这怎么好意思!使不得!使不得!”
罗大姐看着手里的肉票,眼圈都红了,推拒着不敢接。
这年头,肉票可比钱金贵多了!
“拿着吧,罗姐。”
方源将她的手合上:
“就当是我……给大侄子包的红包了。”
在方源的坚持下,罗大姐最终还是千恩万谢地收下了。
她看着方源那张年轻却充满善意的脸,只觉得这位新来的小科长,真是个面冷心热的好人。
等人走后,一直坐在旁边办公桌前整理文件的李长武,才抬起头,看着方源,忍不住笑骂道:
“你小子行啊。一个没结过婚的大小伙子,对这妇女生孩子、下奶的事儿,懂得倒挺多,说得头头是道的。
什么时候,自个儿也赶紧娶个媳妇,生个大胖小子,让我们这些当长辈的,也跟着安安心?”
方源闻言,朝他翻了个白眼。
“快了。等明年的。”
他站起身,从墙角的茶叶罐子里,给李长武和自己各捏了一撮茉莉花茶,放进搪瓷缸子里,提起暖水瓶冲上开水。
“过了年,开春,正月里,我就把晓月娶进门。
到时候,让她给您和大舅妈,规规矩矩地敬长辈茶。”
“哦?定了?”
李长武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那点揶揄的笑意,立刻变成了真真切切的欢喜。
“定了。”
方源将沏好的茶,送到他跟前:
“就正月。”
“好!好!好!”李长武喜笑颜开,连说了三个“好”字,“那我可就等着喝这杯媳妇茶了!”
整个白天,采购科除了又有几个消息灵通的大姐,跟风跑了几趟方源办公室,红着脸拜托他帮忙从香港带点“稀罕物”(多是些的确良布料、化妆品、雪花膏之类)之外,其余时间,都显得异常安静,顶多是人来人往的匆匆脚步声。
平白落人情、收买人心的事,方源没道理不答应。
他让那几个大姐把要买的东西,都仔细写在纸上,回头等过去了,能买到的,就尽量帮她们捎回来。
然后笑着打趣:“东西都好说,就是万一不凑巧,没买着,各位大姐到时候可别怪我办事不力啊。”
人家大姐们感激还来不及,哪里会怪他。
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以后科里的活儿,保证帮他盯得明明白白,不让小方科长操心。
这些大姐们都是关系深厚、消息遍地的耳报神,有她们监督科室里的男同志干活,顺带打探厂里的风吹草动,那是小菜一碟。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还是二科和三科的采购工作。
老四九城的百姓,消息比谁都灵通。
尤其是粮食这种关乎国家大事、又跟自己饭碗息息相关的消息。
58年全国秋粮征收数字一见报,采购科里这些常年跟数字打交道的人,心里“咯噔”一下,全都沉了下去。
往年,这个数字都是在一亿吨上下浮动。
可今年,报纸上那个刺眼的“两亿吨”,是怎么回事?直接翻了一倍?!
再联系到这位新来的方科长,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改革,把二科、三科的人全都撒出去,不计成本地狠抓粮食收购任务……
有些记忆清楚地,再联想到今年入秋到现在,一滴雨没下,那个心呐是一个劲的往下沉!
这不是明摆着,明年要闹饥荒嘛!
聪明人,已经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不是,他们怎么敢的啊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