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护所”基地的清晨,是在一种诡异的和谐与持续的警惕中开始的。当幸存者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新一天的修复工作时,他们发现,那些被称为“守护者”的变异体,已经将更多搜集来的物资堆放在了指定的外墙区域。
这一次,除了金属和零件,甚至出现了几桶密封尚算完好的工业用防水涂料,以及一些扭曲但勉强能用的太阳能电池板碎片。它们的行为模式似乎也在“学习”,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几只体型较大的“守护者”甚至尝试着,用它们粗壮且覆盖角质的前肢,帮助士兵们扶起一段倾倒的金属护栏,动作笨拙却透着一丝令人不安的“善意”。
“它们…好像在模仿我们…”一个年轻士兵看着这一幕,声音有些发干。他手中的步枪紧了又紧,最终还是垂下了枪口。命令是“非攻击性接触”,但每一次与这些昔日死敌的近距离接触,都挑战着他们的神经底线。
李潇带着人小心地检查着这些“贡品”。工业涂料可以用于修补破损的屋顶,太阳能碎片或许能拼凑出一个小型充电装置。每一份物资都弥足珍贵,但接受这些来自怪物的“馈赠”,总让人感觉像是在与魔鬼做交易。
林曼则忙于更复杂的任务。她尝试通过调整基地外围几个尚能工作的环境传感器,播放一些简单有规律的声音或光信号,观察“守护者”的反应。初步结果表明,它们对代表“危险”的急促高频音调会表现出明显的警惕和后退,而对代表“平静”的稳定低频信号则反应平和。这或许是一种极其原始的“沟通”方式。
然而,这种脆弱的平衡,随时可能被打破。远方,那些“清理者”单位的阴影,如同悬顶之剑,压迫着每个人的心神。
就在基地抓紧这宝贵喘息之机修复防御时,负责远距离侦察的无人机传回了令人心悸的画面。
“清理者”的先锋,并非预想中庞大的“践踏者”,而是一种更加敏捷和具有攻击性的单位—— “清道夫-迅爪型” 。
这些单位体型比“猎杀者”稍大,拥有四条反关节,末端是旋转利刃的机械与生物混合肢体,使其具备极高的机动性和攀爬能力。它们的头部传感器更加集中,闪烁着冰冷的蓝光,似乎专门为城市巷战和复杂地形下的清除任务而优化。其命名来源于其迅捷的动作和致命的爪刃,像是净化协议派出的专业“清洁工”。
数台“迅爪”如同灰色的幽灵,出现在距离基地不到十公里的废弃小镇边缘。它们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开始高效系统地清除小镇里游荡的零星变异体。它们的攻击精准而冷酷,能量爪刃轻易撕裂“蹒跚者”和“疾影”的躯体,同时对环境进行着高强度的扫描和数据采集。
更令人不安的是,它们似乎对“守护者”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一旦发现“守护者”的踪迹,会优先进行围攻和解析,仿佛在收集这种新型共生单位的数据。
“它们在清理前往基地的道路,并研究我们的‘盟友’。”林曼分析着传回的数据,脸色凝重,“它们的学习和适应速度很快。一旦完成数据采集和环境评估,下一波攻击很可能是针对性的斩首行动。”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
面对迫在眉睫的威胁,基地内部做出了最终决定。吴锋的西行小队必须立刻出发,而留守人员则需要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吴锋的小队精简到了五人:他自己、老猫、大熊、山鹰,以及一名精通机械和野外生存的老兵。他们带走了基地所能挤出的最后一点高能量口粮、大部分净水片、以及备份了“盖亚”核心数据和部分小雅生理数据的加固存储器。武器方面,他们只带走了必要的自卫步枪和有限弹药,将重火力和大部分弹药留给了守家的人们。
临行前,吴锋再次来到小雅的医疗室外。女孩依旧沉睡,但脸色红润了许多。林曼告诉他,小雅的脑波活动开始出现一些类似整理和学习的有序模式,或许不久后就能苏醒。
“告诉她,”吴锋对林曼和李潇说,“我们一定会带着希望回来。”
没有更多的告别,小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无声息地从一条隐秘的应急通道离开了基地,身影迅速融入西边荒芜的地平线。
基地内部,防御提升到了最高等级。所有自动武器(尽管弹药有限)重新校准,关键通道设置了新的障碍和爆炸物。李潇组织非战斗人员进行了多次紧急疏散演练,确保一旦外墙被突破,能迅速撤入地下掩体。
而林曼,则进行着最大胆的尝试。她利用修复的通讯设备,尝试向逼近的“清理者”单位发送一段经过精心编译混合了“守夜人”秩序协议片段和小雅纯净精神波纹特征的信号。这段信号不包含任何攻击性,其核心信息只有两个:“我们存在。我们不同。”
这是一场赌博,赌“清理者”那冰冷的逻辑中,是否存在一丝接收“异常但非敌对”信息的可能。信号发出后,像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但远方“迅爪”的扫描频率,似乎出现了极其细微但难以判断意图的变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血铸:亡者之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血铸:亡者之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