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里的山路还凝着霜气,姜永平牵着驴走在最前头。
永安扛着柴刀在前头探路,时不时砍掉拦路的枯枝,姜二叔牵着牛走在中间,牛背上驮着温老爷子和温书瑶的小包裹,永吉、姜二叔时不时帮着扶一把晃动的麻袋。
温书瑶在山里走了一路,脸上虽带着倦意,却始终没叫苦。她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坐在牛背上的爷爷,见温如玉脸色比清晨好了些,才稍稍放下心。
“姜大哥,还有多久才能到你们说的山谷?”她声音有些发颤,不是累的,是怕——怕这最后的希望也落空。
姜永平往前方指了指:“过了前面那道山梁就到了,谷口有咱们村的人守着,看到炊烟就知道快了。
话音刚落,姜二叔就指着远处喊:“你看,前面就到山谷里,这个点炊烟都飘起来了!”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山梁那头的山谷里,升起几缕淡淡的青烟,在晨雾里飘着,看着格外亲切。
穿过一条长长的峡谷,青龙谷的全貌渐渐展现在眼前。守谷口的老爷子看到牛背上的温老爷子还有温书瑶,愣了一下,眼神里带着疑惑。“永平,这两位是?”其中一个村民问道。
没等姜永平开口,就见远处的土路上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正是村长。他听说姜永平一行人回来了,特意带着几个村民来帮忙,看到温老爷子和温书瑶,也停下了脚步,眉头微微皱起:“永平,这两位是哪里来的客人?”
姜永平知道村长是担心谷里的安全,赶紧走上前,把从县城回来路上遇到爷孙俩、被士兵追捕,还有温家是御医世家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他没敢隐瞒,连温老爷子要跟着来青龙谷避难的事也说了,最后补充道:“温老爷子懂医术,咱们谷里正好缺个懂医的人,以后大伙有个头疼脑热,也有个照应。”
“御医?”村长沉吟着,“这么说,温老爷子懂医术?”
“正是。”温如玉强撑着从牛背上直起身子,声音虽虚弱却清晰,“老朽行医四十载,医术略通一二。”温老爷子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清明,看着不像坏人。
村长又看了看周围的村民,问道:“大伙怎么看?要不要让温老爷子爷孙俩留在谷里?”
这话一出,村民们的态度顿时有了变化。
“咱们谷里正缺大夫呢!”一个妇人抢先道,“上月我家柱子发热,硬是熬了三天才好。”
这时,永安站了出来:“我觉得还是让温老爷子和温姑娘留下来吧!上次我进山打猎扭伤了脚,还是靠草药硬扛过来的,要是有温老爷子在,下次再有人受伤,也能好好治治。至于士兵,咱们谷这么偏,他们不一定会找来。”
永安的话让不少村民点了点头。之前谷里有人得了风寒,只能靠熬姜汤硬挺,要是有个懂医的,确实能少遭不少罪。
最后,村长拍了板:“行,那就让他们留下!咱们村的人,历来心善,不能看着人家走投无路不管。”
温如玉闻言,连忙从牛背上下来,对着村长和村民作揖:“多谢各位乡亲收留,老朽感激不尽!以后若有需要,老朽定当尽力。”温书瑶也跟着行礼,她知道爷爷和自己终于不用再颠沛流离了。
永安笑着走上前:“温老爷子,温姑娘,你们别客气!我家山洞宽敞,还有空余的地方,你们先住我家,等以后再慢慢找地方建房子。”
姜永平也点头:“是啊,先住我家吧,咱们村的人都热情,很快就能习惯。。
温如玉看着眼前收拾齐整的山洞,和村民们朴拙却真诚的脸,喉头有些发哽。
他没再多说客气话,只颤巍巍地转过身,背对着众人,费力地解开最里层衣衫的盘扣,手指在内衬里摸索了好一阵,才掏出一个用油纸紧紧包裹的小块。
他走回姜永平面前,枯瘦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一层层揭开那已被体温焐得发软的油纸,露出里面一张颜色暗旧、但保存完好的银票。
“永平小哥,”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郑重的托付,“这个……你拿着。
老朽和孙女这条命,是你们捡回来的。这点身外物,若能换得谷里乡亲们冬日里几顿饱饭,几件暖衣,便是它最好的去处了。”
他顿了顿,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痛楚,“放在我们身上,反倒是……祸根。”
姜永平看到那面额,瞳孔猛地一缩,不是惊喜,是骇然。他像被烫到一样,双手猛地背到身后,连退半步:“老爷子!这不成!这太贵重了!我们……”
温如玉却不由分说,一把攥住他的手腕。那老人的手冰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将银票死死按进他掌心:“孩子,听话!世道乱,这东西……不如粮食踏实。”
晚上姜家一家人就商量再去县城采购的事。“这次银子够,得多买些粮食,再买些种子和农具,明年开春好种地。”姜二叔说,眼里满是期待。
就在这时,月妍走了过来。她这段时间一直闷在谷里,想出去看看外面的情况。“爹,我也想跟你们去县城!”月妍说着,眼神里满是恳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