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收拾好东西,背着沉甸甸的栗子往回走。刚到村口,就看见阿爷带着永平、永安扛着柴火往家走。
“阿爷!”永祥隔着老远就喊,迈着小短腿跑过去,“我们摘了老多山楂、栗子和核桃,西坡还有好些栗子树没摘呢,树上密密麻麻全都是!”
阿爷把柴捆往地上一放,抬手拍了拍身上的土,笑开了:“南山村那边人多,野果早被采光了,柴火也只砍了这点,凑活着够烧三四天。西坡果子多,明天我带着永平、永安跟你们一块儿去,人多干活快,多捡点回来。”
一进院子,永祥赶紧把背上的背篓往地上一墩,“哗啦”一声,圆滚滚的栗子和绿皮的核桃滚了一地。
阿爷蹲下来扒拉两下,不停点头:“这果子长得真不赖,个个饱满!”
屋里的阿奶听见动静,掀着门帘就出来了,伸手捡起个栗子捏了捏,硬邦邦的:“这栗子真瓷实,晚上煮一锅尝尝鲜,剩下的晒干了,冬天炖肉吃,香得很!”
永祥蹲在桌边扒拉那些红山楂,手指染得通红也不管,抬头冲阿奶喊:“奶,这山楂酸溜溜的,泡点糖水腌起来呗?酸甜口肯定好吃!”
阿奶笑着拍了下他后背:“就你嘴馋!先把烂的、被虫咬的挑出来,腌山楂的事儿明天再说,今天先把这些收拾干净。”
永平哥没过去凑热闹,自己拎着斧头到灶房门口,把阿爷扛回来的柴火劈成小段,码在柴堆上,动作又快又稳。永安看了眼,也拿起小斧头搭把手,俩人没一会儿就把柴火码得整整齐齐,跟块方豆腐似的。
一家人正说着话,就见姜月妍她们背上满满一背篓的蘑菇、野菜冒。
刚进院子,几人的眼睛“唰”地就被地上的栗子、堆着的核桃和桌上红彤彤的山楂吸住了,亮得跟星星似的。
月妍赶紧把背篓往墙根一靠,蹲下身拿起个栗子捏了捏,又捻起颗山楂闻了闻,心里早打起了小算盘:这栗子这么饱满,剥了壳捣成泥,做栗子糕肯定绵密香甜;山楂除了腌着吃,还能做冰糖葫芦、山楂糕、果丹皮。
正想得入神,永祥凑过来戳了戳她胳膊:“小妹,你盯着这些果子看啥?想吃哥给你拿俩!”
姜月妍猛地回过神,笑着摆手:“哥,我不是想吃!上次去集市,我们吃的冰糖葫芦就是山楂做的,咱们这么多山楂,能不能也做成冰糖葫芦去镇上卖?还有这栗子,品相这么好,拿去集市肯定有人要!”
阿奶正挑坏山楂呢,听见这话抬头问:“这糖葫芦看着简单,做起来难不难啊?别白费劲了。”
姜月妍想了想:“应该不难吧!就是把山楂串起来,熬点糖裹上去,就是糖熬到啥程度得试几次,说不定得费点糖。”
阿爷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烟杆在鞋底磕了磕,点头道:“那正好!这两天先把西坡剩下的栗子、核桃都摘回来。到时和山楂一起说不定能去镇上换点钱,给你们扯块块布做棉袄。”
姜月妍赶紧应着,心里已经盘算着,等会儿就去翻空间里的食谱,把配料、步骤都记牢。
没一会儿,阿奶就把晚饭收拾好了。农家人的晚饭本来就简单,一锅熬得黏糊糊的玉米粥,就着一小碟咸萝卜干,再添上刚煮好的栗子。栗子剥了壳,粉嘟嘟、金灿灿的,往嘴里一放,一抿就化,甜香直往喉咙里钻。
孩子们个个一手攥一个栗子,吃得腮帮子鼓囊囊的,跟小松鼠似的。阿爷端着粥碗,就着栗子跟大伙儿念叨:“明天去西坡得早点起,多带点水和干粮,争取多摘点回来。老大、老二,记着把砍刀带上,有些树枝太密,得砍断才够得着栗子。”
“知道了爹。”爹和大伯嘴里塞满了栗子,含含糊糊地应着,话都说不利索。
饭后,杏丫主动端起碗碟往灶房去,蹲在石板上舀水洗碗。月妍跟着永吉、永祥他们一块儿剥板栗、核桃,指甲都剥白了也不吭声,剥好的果肉全放竹筛里,端到屋檐下通风晾着,怕受潮发霉。阿爷坐在门槛上抽旱烟,烟圈一圈圈往上飘,看着院子里忙活的一家人,嘴角就没下来过,满脸都是笑。
等天擦黑,院子里的灯刚点上,阿奶就开始催:“天不早了,都赶紧洗脸洗脚睡觉,明天还得早起呢!”几人麻利地收拾好,没一会儿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剩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第二天鸡还没叫,姜家的院子就热闹起来了。队伍比昨天壮大不少:阿爷扛着最长的竹竿走在前头,竹竿头上绑着铁钩,专钩高处的树枝;爹和大伯照旧背着大竹筐,筐子边挂着水壶;永平、永安换了双结实的草鞋,踩泥地稳当,跟在永吉、永祥身后,手里还拎着两个空布袋,预备着装零散的果子;月妍、杏丫、桃丫也挎着小竹篮,跟着去帮忙捡地上的板栗。
阿奶、大伯娘和娘留在家里忙活:把昨天采的蘑菇、野菜摊在竹席上,趁晴天好好晒着;灶房门口摆着几筐栗子、山核桃,三人搬了小板凳坐着,一边唠嗑一边剥,剥好的果肉分开放在盆里,等着后面做吃食。
喜欢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古代的捡山货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