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星蓝之秘、巫觋之辩与姒禹的传说
燧烨依旧沉睡,如同冬眠的熊罴,将身体与意识的修复交由最原始的生命力。而在他的沉睡之外,部落如同一架失去了主齿轮却依旧在惯性下精密运转的机器,在岩、老巫、陶三人的协同下,艰难却坚定地维系着生存与发展。
陶发现的那几颗从污秽泉眼中诞生的“星蓝结晶”,成为了黯淡时期的一抹亮色。经过数日小心翼翼的测试,陶与老巫得出了初步结论:这些结晶蕴含着一种极其纯净且稳定的能量,这种能量与“信标”同源,却又更加温和,对于激发和稳定“净水符文”一类需要能量驱动的先民遗物,有着惊人的效果。
一颗米粒大小的结晶碎末,镶嵌在符文板的能量节点上,就能让符文持续稳定发光数日,其净化效果远超以往。这无疑解决了符文力量难以持久的瓶颈。
“这是烨用生命换来的希望之种。”老巫摩挲着一颗冰凉的结晶,语气中充满了敬畏,“污秽与神圣之力在极致的冲突中,竟孕育出如此纯净之物,这莫非暗合了阴阳化生、否极泰来的至理?”他试图用古老的智慧去理解这超乎认知的造物。
然而,如何利用这有限的结晶,却在核心层中产生了分歧。
岩主张将其全部用于军事,优先打造一批镶嵌了结晶的超级箭簇或矛头,甚至尝试制作小型的、可携带的符文护符,分发给他手下的精锐战士。“有了这个,我们就能更有效地杀伤那些地底的怪物,甚至对抗西方的敌军!这是最直接增强我们生存能力的方法!”他的想法务实而强硬,一切以即时战力为先。
陶则倾向于研发与基础保障。他认为应该优先利用结晶制作大型的、覆盖关键水源和粮仓的永久性符文阵列,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他渴望研究结晶的能量性质,尝试复制或模拟其生成条件。“这才是长久之计!如果能量产这种结晶,或者弄懂它的原理,我们对先民知识的理解将跨出一大步!”
老巫则持更为谨慎的态度。他认为这结晶来历非凡,蕴含的力量或许不止于驱动符文,可能还与更深层的地脉乃至灵魂有关。“贸然用于杀伐,恐有不祥。应用于净化与守护,方合其性。或许……它能为烨的苏醒提供帮助?”他更看重其潜在的神秘学意义和治疗价值。
三人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这本是燧烨在时,由其乾纲独断的事情。如今,他们必须学会协商与妥协。这看似是分歧,实则是部落决策机制在失去绝对核心后,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最终,他们达成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将目前发现的结晶一分为三。一部分交由陶,尝试制作一个超强力的水源净化核心,确保部落命脉无忧;一部分交由岩,用于制作少量精锐武器,以备不时之需;最后最小也是最纯净的一部分,由老巫保管,用于研究其治疗特性,并尝试是否能与昏迷的燧烨产生共鸣。
就在方案定下,各自准备执行时,一名负责整理燧烨此前口述、由记史官记录下的诸多知识的年轻学徒,带着一卷兽皮匆匆找到了老巫。
“巫,您看这个……这是烨很久以前提到过的,关于治理大洪水的一些零散想法……里面提到了一个名字,叫‘姒禹’……”
老巫心中一动,接过兽皮。上面记录的文字还很稚嫩,但意思清晰:燧烨曾提及,在更东方的大河流域,未来或许会有一位名叫“姒禹”的贤者,承父志,改堵为疏,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平定肆虐的洪水,惠泽万民。
“堵不如疏……堵不如疏……”老巫反复咀嚼着这四个字,浑浊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他猛地看向西方,看向那仿佛永恒威胁的“颅骨之口”方向。
我们一直以来,不正是在“堵”吗?用围墙堵野兽,用深沟堵地下的怪物,用火焰堵天上的怪鸟……我们竭尽全力,建造越来越坚固的壁垒,去阻挡那股仿佛无穷无尽的污秽与混乱之力。但这股力量真的能被永远堵住吗?燧烨最后那撼动地脉的一击,是不是也是一种极致的“疏”?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念头在他脑中形成:对抗“颅骨之口”那不断渗透、侵蚀的力量,或许最终的解局,并非将其彻底封印或消灭(堵),而是找到一种方法,引导、分流、甚至……转化这股力量(疏)?就像姒禹治水,不是与洪水为敌,而是顺应其性,为其开辟通往大海的道路。
这个想法太过骇人,他不敢轻易说出。但这颗种子,已经在他心中埋下。燧烨看似随口的“预言”,或许正指向了未来某个破局的关键。
他将这卷关于“姒禹”的兽皮小心收好,决定等燧烨醒来后,再与他深入探讨。此刻,他更关心的是手中这颗微凉的星蓝结晶。
夜深人静时,老巫来到燧烨榻前,将那颗最纯净的结晶轻轻放在燧烨的额头上。他吟唱着最古老的安魂祈福咒文,试图引导结晶中那温和的星辰之力,滋润燧烨枯竭的心神。
结晶散发着朦胧的微光,如同夏夜的萤火。燧烨依旧昏迷,但这一次,他的手指似乎极其轻微地动弹了一下。
遥远的东方,关于一位未来治水贤者的传说,尚未开始流传。但在这西方山谷的绝境之中,其智慧的雏形,却已悄然与一场关乎文明存亡的战争,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历史的伏笔,总是埋藏在最不经意的角落。
喜欢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生从三皇五帝开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