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怀揣着秦哲的“内阁蓝图”和“低配科举”的思路,心事重重又带着几分豁然开朗的振奋,离开了龙首原,策马返回长安城。
马蹄踏在龙首原新修的硬实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嗒嗒声。魏征坐在马背上,下意识地摩挲着怀中那几张秦哲给的图纸,眉头却越皱越紧。
这纸…手感不对。
他起初心思都在图纸内容上,未曾留意。此刻静下心来,指腹传来的触感却异常鲜明。这纸,绝非他平日所用的任何一种!
他猛地勒住缰绳,马儿一声嘶鸣,停了下来。
“玄成,何事?”房玄龄和杜如晦也连忙停下,疑惑地看向他。
魏征没有回答,而是急切地从怀中抽出那几张图纸,凑到眼前,用手指仔细地捻摸,甚至对着阳光仔细观察其纹理。他的脸色越来越惊疑不定。
“这纸…这纸…”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质地坚韧,表面平滑,虽略显厚实,却远比贡纸均匀…色泽微黄,却透亮…这…这绝非宫廷御用麻纸、藤纸,更非市面上流通的粗黄纸!”
房玄龄和杜如晦闻言,也立刻抽出自己怀中的图纸,仔细察看触摸。
杜如晦指尖划过纸面,眼神猛地一凝:“确实!这纸质…前所未见!手感细腻,纤维均匀,毫无寻常纸张的粗糙颗粒感!而且…你们闻!”
他将纸张凑近鼻尖,轻轻一嗅:“没有寻常纸坊那股酸腐气味,反而有种…淡淡的竹木清香和石灰的微碱气?”
房玄龄也发现了更多细节:“看这边缘!切割整齐利落,绝非手工撕扯!还有这墨迹,印染均匀,毫不晕散!这纸…吸墨性极佳!”
三人都是当世顶尖的智者,博览群书,对文房用具极为熟悉。一种纸张的优劣,他们一上手便知。而手中这几张看似随意书写的图纸用纸,其品质之高,工艺之精,完全超出了他们对当前“纸”的认知!
突然,一个被他们忽略的细节,如同闪电般劈入脑海!
方才在龙首原议事厅,秦哲案头…似乎堆放着不少类似的纸张!甚至有些红棍记录用的本子,也是这种纸!他们当时心思全在科举和内阁之事上,竟未留意!
再联想到秦哲那句随口一提的抱怨——“你们没有书籍给他们啊?”以及他对推行新科举教材困难的强调…
一个惊人的猜想,如同破晓的曙光,瞬间照亮了三人的思绪!
“难道…难道这纸…”魏征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嘶哑,“是龙首原…自造的?!”
“必定如此!”房玄龄猛地一拍大腿,脸上因兴奋而泛起红晕,“秦哲提及缺乏书籍教材时,神色毫无难色,反而有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他早已料到纸张是瓶颈,故而…早已攻克了此关!”
杜如晦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紧紧攥着那几张纸,仿佛握着稀世珍宝:“若此纸可量产…成本可控…其意义…其意义…”
三位重臣瞬间想到了无数可能:
再也不用担心抄写典籍耗费巨大、耗时漫长!
再也不用忧心朝廷公文因用纸昂贵而受限!
再也不用看着寒门学子因无钱买纸而中断学业!
推广新科举的教材编写、刊印难题,迎刃而解!
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将提升何止百倍千倍?!
这薄薄几张纸背后,是足以撬动整个文明进程的巨力!是真正打破世家知识垄断的核 心利器!
“快!快走!”房玄龄率先反应过来,声音因急切而变调,“立刻进宫!面见陛下!此事…此事比内阁、比科举章程更为紧要!必须立刻奏报!”
“对!对!快走!”杜如晦和魏征也如梦初醒,再无平日的沉稳风度。
三人再也顾不得仪态,猛地一抖缰绳,催动坐骑,如同疯了一般朝着皇城方向狂奔而去!马蹄急促地敲击着路面,扬起一路烟尘。
路上的行人、官员见状,无不骇然避让,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三位素来以稳重着称的帝国宰相,竟像着了魔似的在御街上纵马狂奔!
“房相!杜相!魏公!何事如此惊慌?!”
“让开!快让开!”
三人充耳不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惊天发现禀告陛下!
他们穿过朱雀大街,冲过承天门,直至宫门前才猛地勒马跳下,甚至来不及整理狂奔后凌乱的衣冠,便气喘吁吁、跌跌撞撞地朝着两仪殿方向疾步跑去,手里还紧紧攥着那几张已然被汗水微微浸湿的“宝纸”。
宫门守卫和沿途的内侍何曾见过三位重臣如此失态,皆惊得不知所措,无人敢拦。
房玄龄一边跑,一边对迎上来的内侍急声道:“快!速速通禀陛下!臣等有十万火急之事求见!关乎国本!关乎千秋!”
此刻,在他们心中,什么新科举,什么内阁制,在这“自造新纸”的可能面前,都显得不那么急切了。
因为手中这触手微温的纸张,才是真正能承载起所有变革、奠定万世基业的…第一块基石!
他们必须立刻让李世民知道:秦哲手中,很可能掌握着一种能彻底改变大唐、乃至整个天下文明进程的…“神器”!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唐有一帮古惑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