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朝会。
太极殿内的景象,比前几日更加…诡异。
空置的席位依旧众多,但不少位置上已经站了人。只是这些人,与周围那些身着紫袍朱衣、峨冠博带、举止沉稳的传统朝臣相比,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刺眼。
他们大多穿着不太合身、浆洗得笔挺却掩不住底下彪悍气息的青色官袍。官帽戴得歪歪扭扭,有人甚至觉得碍事,干脆拎在手里。站姿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叉着腰,有的抱着胳膊,有的不断扭动脖子,显然不适应这拘束的朝会礼仪。但他们眼神锐利,带着一种审视和不耐烦,仿佛随时准备冲出去“干活”。
程咬金、尉迟恭、侯君集、李靖、秦琼等武将站在前排,看着这群新来的“同僚”,嘴角忍不住地往上咧,想笑又觉得不合适,只能互相挤眉弄眼,用眼神交流着:“瞧见没?那个胳膊鼓囊囊的,一看就是好手!”“啧啧,这帮小子,穿上官袍也像要去打群架…”
文官队列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些老臣,则面色阴沉,眼神中充满了鄙夷和不适。他们觉得这群人玷污了朝堂的庄严,简直是有辱斯文!
李世民高坐龙椅,将下方的景象尽收眼底。他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既期待这些“红棍官”能带来改变,又担心他们捅出大篓子。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议论着一些日常政务。红棍们大多听得昏昏欲睡,直到——
“陛下!”户部队列中,一个声音洪亮地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江湖气。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算盘李”大步出列。他官帽倒是戴正了,但那股精悍的气质和腰间似乎习惯性别着的算盘(特制,可当武器),让他怎么看都不像个户部郎中。
“臣,户部清吏司郎中李算,有本奏!”他抱拳行礼,动作略显生硬,但气势十足。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心中微微一紧:来了!
李世民精神一振,沉声道:“讲。”
算盘李从袖中抽出一卷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宣纸,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吐字清晰,仿佛在念帮派账目:
“禀陛下!臣等奉旨协理户部,清查近年内帑、太府、司农诸寺库藏账目。经三日三夜,不眠不休,初步核算完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尤其是那些面色开始有些不自然的老臣,声音陡然提高:
“核算结果如下:自武德元年(高祖登基)至武德九年(太上皇退位),九年期间,账目记载与实物核对,钱帛亏空,累计五百六十五万九千九十三贯!粮粟亏空,三百六万三千三十石!”
“轰——!”
如同一个炸雷在太极殿内爆开!
满朝文武瞬间哗然!所有人都被这个天文数字惊呆了!
“多…多少?!”
“五百多万贯?!三百万石粮?!”
“这…这怎么可能?!”
“贪墨!这是滔天的贪墨啊!”
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更是怒目圆睁,破口大骂:“直娘贼!这么多钱粮!够老子们打多少场仗了?!全被这帮蛀虫吞了?!”
长孙无忌、魏征等人也是脸色煞白,他们知道亏空严重,却也没想到竟严重到如此骇人听闻的地步!
李世民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脸色铁青,手指紧紧攥着龙案边缘,指节发白!他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个数字依旧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这几乎相当于大唐鼎盛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竟然…竟然就在他父皇执政的九年间,不声不响地消失了?!
“肃静!”李世民强压怒火,声音冰冷,“继续说!”
算盘李对周围的哗然充耳不闻,继续朗声道:“自贞观元年陛下登基,至昨日止,一年多期间,账目记载与实物核对,钱帛亏空,八十九万四千零六贯!粮粟亏空,一百七十三万石!”
又一个炸雷!
虽然比高祖朝少了很多,但这是在一年零两个月内发生的!速度同样惊人!而且这是在陛下眼皮底下发生的!
“而这!”算盘李猛地将手中的账目举起,声音带着一丝讥讽和冷厉,“还只是初步核算!是臣等根据现有账册和能快速盘点的库藏核对出的明账!许多陈年旧账、关联地方州府的暗账、以及被做平的坏账、死账,尚未彻底厘清!实际亏空数目,恐怕…只多不少!”
他目光如电,扫向那些面色惨白、冷汗直流的原户部官员和一些可能牵连其中的大臣:
“做账之人,手段极为‘高明’!每笔亏空,分散于无数细项之中,或虚报损耗,或挪用暂借,或摊派加征,或干脆账实不符!每日只需克扣一点点,积年累月,便是如此滔天巨数目!若非臣等用了龙首原的特殊算法通盘核算,就凭以往户部那套零敲碎打、层层上报的糊涂账法子…哼!”
他冷哼一声,语气充满了不屑:“给原先那帮老爷们一年时间,也未必能查出个所以然来!甚至根本发现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有一帮古惑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唐有一帮古惑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