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这是替天行道!替咱们这些草芥一样的穷苦人,出了这口憋了几辈子的恶气!” 老汉最终嘶哑地吼道,像是一头受伤的老狼。
“是啊!五哥,听说梁山泊立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专杀贪官恶霸,开仓放粮,劫富济贫!是咱穷苦人最后的指望!”
一个年轻后生用破烂的袖子擦着额头上不断滚落的汗珠,眼中不再只有认命的麻木,而是充满了灼热的向往和一种躁动的、想要挣脱一切的光芒。
这股由漕运码头蔓延至乡野田埂、席卷而起的滔天声浪,其影响远不止于口耳相传的短暂痛快与情绪宣泄。
它更像一声沉重而嘹亮的集结号角,穿透重重世道的迷雾与铁幕,精准地唤醒了无数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濒临绝望的灵魂。
那些被官府海捕文书追拿、如同丧家之犬般东躲西藏的江湖豪杰,听闻梁山竟有如此雷霆手段,能全歼官军精锐、生擒县尉、逼得一县之尊割肉求和、忍气吞声,无不心驰神往,热血沸腾!
这不再是寻常打家劫舍、朝不保夕的草寇,而是能撼动一方天地、敢与朝廷叫板、甚至能让官府低头的雄主!
他们收拾起简单的行囊,怀揣着最后的希望和一身被通缉的桀骜本事,如同暗夜里的溪流,向着水泊梁山的方向潜行而去。
那些失去土地、被苛捐杂税逼得家破人亡、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流民,听到 “替天行道”这四个字,如同在无尽黑夜中听到了指引方向的仙乐。
而梁山大胜官军的消息,更以最直接、最野蛮的方式证明了他们拥有对抗官府、庇护弱者的强大力量!
于是,他们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脸上带着菜色,眼中却燃着微光,如同涓涓细流决心汇向大泽,怀着对“活路”最后的、也是最卑微的期盼,步履蹒跚却方向坚定地走向那传说中能给人一口饭吃的“梁山”。
还有众多受尽豪强欺凌、闻听梁山威名前来避祸的普通百姓,或是得罪了盘踞乡里的地主恶霸,或是被胥吏衙役逼得家业荡然无存、无处容身。
梁山的这场大胜,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或许可以寻求庇护、获得一丝公道的强大存在。他们带着仅剩的微薄家当和满心的惶恐与期盼,如同受惊的鸟雀,飞向那片传说中能遮风挡雨的水泊。
甚至一些郁郁不得志、对朝廷腐朽昏聩深感失望的低级军官或失意小吏,也被这惊世骇俗的战绩和梁山展现出的力量、魄力与那模糊却诱人的“义气”所震动,心中那点不甘沉寂的火焰被重新点燃。
他们或许看不清前路究竟如何,但已知身后效忠的朝廷早已后路已绝,于是悄然收拾行装,消失在通往水泊的、布满荆棘的偏僻小径上。
通往梁山各条隐秘的水陆要道上,投奔的人流悄然增加,络绎于途,沉默却坚定。
他们或形单影只,神色警惕如孤狼,目光却燃烧着决绝的火焰;或三五成群,面带菜色却眼神炽热,低声交换着彼此听来的传闻;或扶老携幼,步履蹒跚却方向明确,孩子的啼哭和大人的叹息交织,却掩盖不住那份向着希望之地跋涉的执着。
这无声却持续不断、如同默片般的人流,比任何捷报、任何喧嚣的传闻都更清晰、更有力地昭示着一个铁的事实:经此“老龙沟”一役,梁山泊已非昨日之梁山!
它如同一颗悍然升起的血色星辰,其光芒与威名,已带着灼热的温度,深深烙印在京东东路乃至更广阔地域的无数生民心中,吸引着各方被时代遗弃或反抗时代的力量,悄然改变着命运的流向,搅动着天下的风云!
济州府,石碣村。
暮色低垂,像一块浸透了绝望和污水的沉重破布,沉沉压在石碣村的头顶,压得每一寸空气都凝滞不动,让人喘不过气。
破败的渔村如同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蜷缩在浩渺水泊的边缘,被湖面升腾起的、带着鱼腥和腐烂水草味的湿冷薄雾紧紧包裹,仿佛随时会被这无尽的浑噩吞噬。
几间茅屋歪斜得厉害,如同被抽掉了脊梁骨的佝偻老者,在呜咽的、带着水汽的晚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吱嘎”不堪重负的呻吟。
空气里,浓重的鱼腥味、劣质柴禾燃烧产生的呛人黑烟,以及一种深入骨髓的、令人作呕的穷酸馊腐气,混合交织,黏稠得如同化不开的泥沼。
“哐当——!!”
一声巨响猛然炸裂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
阮小七像一道裹挟着外面世界所有滚烫、躁动、不安分气息的黑色霹雳,狠狠踹开了那扇早已朽烂不堪、仅靠几缕烂麻绳勉强维系着的破门板。
门板撞在斑驳的土墙上,发出痛苦的哀鸣,震落下簌簌尘土,如同下了一场灰色的雪。
“二哥!五哥!炸了!外面全他娘的炸锅了!沸反盈天!跟开了锅的滚水一样!”
他洪亮的嗓门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石,瞬间激荡起层层狂澜,震得屋顶茅草簌簌发抖,更多积蓄多年的灰尘如密集的雨点般落下,在昏暗的光线中飞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水浒,我王伦从狱中崛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