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懿:三国“关系户”里的实干派,靠姐夫和妹妹活出蜀汉高级玩家剧本
在三国这个“要么拼爹要么拼命”的内卷时代,大多数武将的人生剧本要么是“开局一把刀,装备全靠砍”(比如典韦、许褚),要么是“祖传基业代代传,输了就得卖老家”(比如袁绍、刘表)。
但有这么一位狠人,既没跟着刘备“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的创业组,也没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国企红利,却凭着两重“亲戚关系”在蜀汉集团一路躺赢到车骑将军,还顺便成了三国里少有的“善终老干部”——他就是吴懿,一个把“关系户”玩成“实力派”的隐藏赢家。
要是把三国人物按“背景板厚度”排个榜,吴懿的起点不算顶级,但绝对是“自带人脉包”的水平。他老家是陈留郡(今河南开封一带),老爹吴匡早年间跟着大将军何进混,在东汉末年的“宦官之乱”里还出过力——虽然何进最后被太监们骗进宫砍了头,但吴匡好歹也算“中央部委老干部家属”,这层身份让吴家在乱世里比普通老百姓多了几分安全感。
不过东汉末年的“安全感”就像黄巾军的口号,听着热闹,实则不靠谱,董卓乱京后关东诸侯打成一锅粥,吴懿他哥吴班带着全家往西跑,一路颠沛流离,最后在益州(今四川一带)扎了根。
当时益州的“土皇帝”是刘璋,这哥们儿性格软得像没煮透的糯米,手下人要么想跳槽(比如张松、法正),要么想摸鱼(比如大部分本地士族)。
吴懿兄弟俩刚到益州,既没根基又没兵权,按说只能从“基层办事员”做起,可吴懿有个别人没有的“外挂”——他有个颜值和智商双在线的妹妹。
刘璋他爹刘焉当年在益州当刺史时,就想跟本地和外来的豪强搞好关系,吴懿一看这机会,立马把妹妹推出来,嫁给了刘焉的儿子刘瑁。这下好了,吴家从“外来户”直接升级成“皇亲国戚”,吴懿也从“普通青年”变成了刘璋的“大舅哥”,在益州官场直接跳过“实习期”,混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不过吴懿这“大舅哥”当得有点尴尬,因为刘瑁身体不好,没几年就去世了,吴妹妹成了寡妇。更要命的是,刘璋这老板实在不太行,守着益州这么大块肥肉,却连隔壁张鲁的“五斗米教军”都打不过,最后还得请刘备来“帮忙”。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带着庞统、黄忠等人入蜀,表面上是帮刘璋打张鲁,实际上是来“接管公司”的。刘璋身边的聪明人都看出来了,可吴懿当时还没摸清形势,只能跟着刘璋的命令走。
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和刘璋彻底撕破脸,率军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吴懿被刘璋派去领兵抵抗。
结果这仗打得比预想中还快——吴懿刚到前线,还没来得及跟刘备的军队比划两下,就发现自己这边士气低得像没充气的气球,而刘备那边不仅士兵勇猛,还深得益州老百姓的好感。
吴懿心里一盘算:“跟着刘璋混,早晚得被曹操或者刘备吞了,不如直接投降刘备,还能落个‘识时务’的名声。”于是他没做过多抵抗,直接带着部队向刘备投降了。
一般来说,“降将”在新公司里多少会被人另眼相看,可吴懿偏偏赶上了“好时候”。刘备拿下益州后,不仅需要关羽、张飞这些“老兄弟”镇场子,更需要拉拢益州本地和外来的豪强势力,吴懿作为“前益州皇亲国戚”,又主动投降,自然成了刘备重点“团结”的对象。
更巧的是,刘备当时刚失去甘夫人,正处于“单身状态”,身边的人一看吴懿的妹妹寡居在家,又有颜值有身份,就撮合刘备娶了吴妹妹。
这下可了不得了——吴懿原本是刘备的“降将”,瞬间变成了刘备的“大舅哥”,从“敌对阵营高管”直接跃升为“蜀汉集团核心家属”。这身份转变之快,连吴懿自己可能都没反应过来。
不过吴懿没像有些“关系户”那样飘起来,他知道刘备虽然跟自己成了“亲戚”,但蜀汉集团是“靠实力说话”的地方,要是没点真本事,就算是“大舅哥”也站不住脚。所以他没想着靠妹妹“走后门”,而是主动请缨,跟着刘备南征北战,从“家属”往“武将”的方向转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跟曹操争夺汉中,这场仗是蜀汉集团“定鼎三分”的关键战役,刘备几乎派出了所有能打的武将,吴懿也随军出征。当时曹操派夏侯渊镇守定军山,刘备派黄忠去攻打,吴懿则负责领兵配合黄忠。
在战斗中,吴懿没有因为自己是“皇亲国戚”就躲在后面,反而冲锋在前,不仅帮黄忠牵制了曹军的侧翼,还在关键时刻挡住了曹军的反扑,为黄忠斩杀夏侯渊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刘备论功行赏,吴懿虽然没拿到像黄忠那样“后将军”的高位,但也被封为“讨逆将军”,正式从“关系户”变成了“有战功的武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