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应了兵无常势,虚虚实实的用兵之道。
虽然后世常议论诸葛亮的空城计,认为司马懿是担心兔死狗烹才退兵。
但空城计的运用,在诸葛亮之后不乏成功案例。
唐玄宗时,吐蕃攻陷瓜州,王君焕战死,河西震动。朝廷派归圭出任瓜州刺史。
归圭刚到任,百废待兴之际,叛军突然来袭。
他却从容不迫,在城头设宴奏乐,与将士同欢。叛军疑有埋伏,不敢进犯。
又如北徐州刺史齐祖铤遇敌时,不仅不闭城门,反而令全城静默,禁止行人走动。贼兵以为空城,放松戒备。
齐祖铤突然命军民呐喊,鼓噪震天,吓得贼兵四散奔逃!
《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统兵者谨慎并非没有道理。
胜则三军欢庆,
败则性命堪忧!
司马懿不敢赌,归圭和齐祖铤的对手同样不敢赌!
而此刻,
陈宫也不敢轻易冒险!
陈公台,不必用激将法。想探听虚实,何必如此麻烦?
你以为我守不住濮阳?可知这些年在濮阳布下多少暗桩?
又怎知我训练了多少私兵,藏了多少兵器,囤积了多少粮草?
“你根本不懂,靳文为何一见我便立刻归顺。”
“濮阳,乃兵家必争之地。”
“你知晓的事,难道我会不知?”
“若不服气,大可率兵来攻。但下次,我不介意碾碎一只不识时务的蝼蚁。”
昨夜李牧轻蔑的话语仍在吕布耳边回响!
若贸然入城,一旦失利,必将全军覆没。
如今吕布手握万余精兵,大可堂堂正正攻城,何必与李牧玩弄虚实诡计?
陈宫被李牧的话激得双唇微颤。
挑拨,这是 的挑拨!李牧这奸贼,分明是要离间我与吕布。
可恨!我却无计可施!
见陈宫气得沉默不语,吕布神色凝重地转向张辽。
李牧举止反常,但陈宫同样隐瞒了昨夜诸多情报。
吕布不信任陈宫,此刻唯一信赖的,只有追随多年的老将张辽。
张辽会意:“末将愿率五十轻骑,各执铜锣。若城中有伏,锣声为号,温侯可立即撤兵,并搜查五十里内是否有埋伏。”
“若真如李牧所言,城内空虚,末将定当亲返禀报!”
张辽的周密安排让吕布稍感安心。
“文远务必小心。若有埋伏,即刻突围。我有赤兔马方天戟,必能护你周全!”吕布傲然道。
计议已定,张辽卸去铠甲,仅率五十轻骑,手持短兵,疾驰冲向城门。
李牧悠然展开折扇,对张辽闯城之举毫不意外,仿佛早已料定。
一抹笑意浮现在他嘴角。
“明为空城,实为反间。陈公台,看你如何自辩!”
濮阳,根本守不住!
李牧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死守濮阳。
若非夏侯惇搅局,他甚至不会以濮阳令的身份现身!
清泉小筑的李先生,占卜解签的清泉居士,本可让他在濮阳安然度日。
但夏侯惇的突然发难,以及韩浩那拼死一战的决心,迫使李牧临时调整计划。
空城为表,反间为里。
离间吕布与陈宫,而后取代陈宫之位!
吕布身为客将,注定难以与张邈、陈宫和睦共处。
然而吕布缺乏谋士,又不得不倚重陈宫。
此时此刻,李牧的出现,恰好迎合了吕布的野心!
谋士,是运筹帷幄、洞察人心的存在,最擅揣摩人性。
人心即谋略。
所谓谋士,不过是深谙人心的鬼才。
陈宫能 兖州官吏反叛曹操,正是看透了这些人的心思,施展了攻心之术。
此刻,李牧算计陈宫,亦是同样的手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李牧手持折扇,白衣飘飘立于城头,俯瞰城下动静。
只见张辽领着五十精锐,如疾风般冲入濮阳城门。
刚入城的张辽,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三百名仆从身着彩衣,喜气冲天。
最前方两名仆从高举横幅,上书朱红大字:
【武绝天下,举世无双,战神吕布;智绝天下,无人可及,军师李牧。】
濮阳豪绅田赐快步上前,躬身行礼:在下田赐,奉县令之命恭迎温侯大军!特备粮草三万石、黄金千斤,请将军过目!
可有埋伏?
张辽目光锐利,挥手示意身后将士散开查探。
不多时,探子纷纷回报:
禀将军,未见异常!
四周并无伏兵!
城中百姓皆闭门不出。
种种迹象表明,濮阳城内确实没有埋伏。
守住城门,我去禀报温侯。
张辽行事谨慎,留下五十精锐控制城门要道。
只要大军入城,纵有埋伏也不足为惧。
马蹄声急,张辽面不改色地返回吕布阵前:温侯,城内确无埋伏。濮阳田氏率三百仆从备好粮草金银,属下已查验无误。
另有横幅一幅,上书:武绝天下,举世无双,战神吕布;智绝天下,无人可及,军师李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