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节的鞭炮声还没散尽,武汉封城的消息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林建军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攥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疫情数据刺得他眼睛发疼。苏岚把刚煮好的姜汤放在他面前,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桌沿滚落,像无声的泪。
“爸,工信部刚才来电话,问咱们能不能转产呼吸机。”林卫国的视频电话突然打进来,背景里是建军科技的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往年的拜年声,“武汉的医院说,现在一台呼吸机能救一条命。”
林建军看着儿子眼里的红血丝,想起2003年非典时,他们给定点医院捐赠红外测温仪的情景。那时的设备还很简陋,靠的是人工读数;现在,企业的技术储备早已今非昔比。“转!”他的声音斩钉截铁,“把智能手机生产线停下来,全力改产呼吸机。需要什么技术支持,尽管开口。”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此时响起,带着紧急任务特有的凝重:【检测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符合“科技抗疫”核心使命。】
【奖励“呼吸机核心技术方案”:包含涡轮风机优化设计、压力传感器校准算法、人机交互简化界面,可将研发周期缩短至7天。】
林建军立刻把方案转发给林卫国。方案里的涡轮风机采用了建军科技在汽车芯片上的散热技术,体积比传统机型缩小40%,正好适合方舱医院的紧凑空间;压力传感器的校准算法则来自他们的血压计生产线,能把误差控制在±2cmH?O以内,达到ICU级标准。
“晓阳那边怎么样?”林建军突然想起远在合肥的孙子。
“他带着AI团队在实验室过年,说要开发病毒传播预测模型。”林卫国的声音顿了顿,“刚才发消息说,已经用系统奖励的‘时空传播算法’,把武汉的疫情扩散趋势算出来了,和后来的实际数据误差不到5%。”
挂了电话,林建军打开电视,新闻里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逆行的画面让他眼眶发热。他走到书房,打开保险柜,取出一张银行卡——这是他和苏岚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整整10亿。“把这笔钱捐给国家疾控中心,”他对苏岚说,“让他们买设备、搞疫苗研发,早一天攻克病毒,就少一些人受苦。”
苏岚看着丈夫布满皱纹的手,想起1984年他停薪留职时,自己把陪嫁的金镯子换了钱支持他创业。三十多年过去,他们的财富多了无数倍,但那颗愿意为国家付出的心,从未改变。“我这就去办。”她拿起银行卡,转身时悄悄抹了把眼泪。
七天后,建军科技的第一条呼吸机生产线正式投产。林晓阳带着预测模型的最新成果从合肥赶回,直奔车间。“爷爷,您看这个。”他调出模型的三维可视化界面,不同颜色的光点在地图上流动,“红色是高风险区,蓝色是潜在传播链,我们用过去14天的交通数据、人口密度、确诊病例轨迹训练模型,能提前72小时预测疫情扩散方向。”
林建军凑近屏幕,看着模型里武汉周边城市的预警,突然指着黄冈的位置:“这里的颜色在变深,是不是意味着风险在升高?”
“是的。”林晓阳调整参数,“模型建议提前在黄冈储备300台呼吸机,增加1000张隔离床位。我们已经把数据报给了联防联控机制,他们说今天就会部署。”
此时,车间里传来一阵欢呼。第一台“建军造”呼吸机完成测试,各项指标全部达标。操作工人摘下口罩,露出满是勒痕的脸:“林总,这台机器比进口的好用!界面全是中文,参数调整一目了然,护士小姐姐们肯定喜欢。”
林卫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眼角却瞥见墙上的时钟——已经是正月十五了。生产线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各地医院的感谢信,最让他动容的是武汉协和医院的留言:“感谢建军科技的呼吸机,昨晚靠它救回了三位老人。”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生产线旁响起,带着科技惠民的温暖:【“呼吸机量产+预测模型应用”双成果落地,符合“科技向善”理念。】
【奖励“健康码系统架构方案”:包含个人轨迹追溯、风险等级判定、跨区域数据共享功能,兼顾防疫效率与隐私保护。】
林建军看着方案里的“去中心化存储”设计,突然对林卫国说:“把这个方案给支付宝和微信,让他们联合开发健康码。现在各地防控措施不统一,有了这个系统,既能精准防疫,又不影响正常出行。”
接下来的一个月,建军科技成了“抗疫兵工厂”。智能手机车间的工人改学组装呼吸机,研发人员通宵优化健康码算法,连食堂师傅都每天给附近的社区卡点送热饭。林晓阳的预测模型被全国12个省份采用,黄冈的疫情果然如模型所料出现增长,但因为提前部署,死亡率比武汉低了40%。
2月下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专员来到建军科技,看着堆积如山的呼吸机和不断更新的健康码数据,感慨道:“你们用科技筑起了第二道防线啊。林老,您捐的10亿已经用于新冠疫苗的研发,国家准备提名您为‘共和国勋章’候选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情满四合院之签到人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