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联动项目的资金问题初步解决,如同给林城打了一剂强心针。然而,李为民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资金的到位非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让某些潜在的矛盾浮出水面,暗流涌动得更为剧烈。
项目的具体实施,涉及大量的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调整,这无疑触动了林城原有的利益格局。周明等人虽然表面上不再公开反对,但其影响力如同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到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
一日,李为民主持召开四省联动林城段重点项目推进会。当讨论到连接未来交通枢纽的核心产业园区土地征用方案时,矛盾终于爆发。
“李书记,产业园区规划涉及的三个行政村,拆迁难度极大。”分管城建的副市长,李洋(有大佬指出了,周阳之前已经被拿下,这是我的失误,现在已经修改了,叫李洋,谢谢大佬的指正)的亲信之一,面带难色地汇报,“村民们对补偿标准不满,抵触情绪强烈。而且,这几个村是传统农业区,突然转为工业用地,省国土厅那边的审批恐怕也会遇到障碍。”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与李洋走得近的常委立即附和:“是啊,书记。是不是可以考虑调整规划,避开这几个村?或者,至少分阶段推进,先易后难?”
会场上顿时响起一片议论声,显然,这种“客观困难论”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暗中支持。
李为民神色不变,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他早已预料到会有人在这个环节设置障碍。土地,永远是利益博弈的核心。
“困难,我比各位更清楚。”李为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但四省联动是国家级战略,不是我们林城可以讨价还价的。规划是经过多方论证、省委批准的科学方案,岂能说改就改?”
他转向那位副市长,语气陡然严厉:“村民工作做不通,是你们的工作方法有问题!补偿标准完全符合政策,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给予了倾斜。至于省国土厅的审批……”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这不是我们需要担心的问题,省里自会协调。我现在只问一句,交给你们的任务,能不能完成?如果不能,我现在就换人!”
那位副市长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没想到李为民如此强硬,直接以“换人”相逼。他求助似的看向李洋,李洋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事不关己。
“能……能完成,李书记。”副市长艰难地吐出几个字。
“好!”李为民不再看他,转向全场,“我再强调一次,四省联动项目是林城未来发展的生命线,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挡其推进。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价钱可讲,没有退路可言!散会!”
会议在凝重的气氛中结束。李为民知道,这只是第一回合。李洋等人绝不会轻易罢休,他们一定会寻找新的突破口。
果然,几天后,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找上门来。省环保厅突然派下来一个检查组,对林城几个重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进行“复核”,带队的是环保厅一位与李洋私交甚笃的副厅长。复核的理由冠冕堂皇——“确保重大项目符合最新的环保标准,避免潜在风险”。
这一手极其刁钻。环保是基本国策,谁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掉以轻心。检查组一来,相关项目的推进速度明显放缓,各种汇报、材料准备占用了大量精力。
李为民立刻意识到,这是李洋借助省里关系使出的“盘外招”。他一边要求相关部门全力配合检查,不得有丝毫怠慢,另一边,他直接拨通了省长赵立春的电话。
“省长,省环保厅对林城项目的复核,我们完全理解并积极配合。但项目工期紧迫,四省协调机制也已经启动,拖延不起啊。”李为民没有告状,只是客观陈述困难。
赵立春在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他自然明白其中的玄机。“为民,程序该走还是要走。不过,我会提醒环保厅,既要严格把关,也要提高效率,不能影响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
赵立春的表态很微妙,既没有偏袒任何一方,也暗示了此事应适可而止。挂了电话,李为民清楚,赵立春这是在观望,也是在平衡。他并不希望李洋一家独大,但也不愿看到李为民势力增长过快。
就在李为民应对林城内部暗流的同时,吕州的祁同伟也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高育良似乎对祁同伟“妥善”处理瑞龙集团项目的方式并不满意,认为他过于倾向李达康的“强硬”路线,没有很好地体现“平衡艺术”。在一次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后,高育良特意留下祁同伟,进行了一次意味深长的谈话。
“同伟啊,在吕州工作,眼光要放长远。”高育良慢条斯理地品着茶,“达康同志能力强,魄力大,这是优点。但他那种只顾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工作方式,很容易出问题。你是常务副市长,不仅要抓落实,更要当好‘润滑剂’和‘防火墙’,有些事,不能一味跟着市长的节奏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名义,风起汉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名义,风起汉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