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汉东,春意已深,梧桐飞絮,柳浪闻莺。李为民在省政研室的工作告一段落,那份凝聚了他数月心血的《汉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思路框架)》初稿,已在室务会上进行了深入讨论,获得了普遍认可。他向室主任请了假,理由充分——回京筹备婚礼。
临行前,他分别给祁同伟、赵瑞龙和陈海打了电话。电话里,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说明了意图,邀请他们四月三十号提前到京,五月一号帮忙熟悉流程、做些接引或伴郎的工作。同时,他也通知了在京的几位核心发小——王建军、刘伟、孙海,让他们帮忙协调安排,并提前与从汉东来的兄弟熟悉一下。
祁同伟接到电话,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学长!这么大的事,必须到!你放心,我三十号下午准到!需要我干什么,提前吩咐!”他立刻着手安排手头工作,向县委请了假,心中满是替学长高兴的激动。
赵瑞龙当时正在自己的公司里听下属汇报。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容:“李主任……不,为民哥!恭喜恭喜!这可是大喜事!我一定到!准时到!”挂了电话,他想了想,还是给父亲赵立春的办公室打了个电话,简单汇报了一下。电话那头,赵立春沉默片刻,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嗯,知道了。去了京城,多看多听,少说话。李主任请你,是看得起你,也是你们年轻人的交情。记住自己的身份,安分守己,不要给你李哥,也不要给家里惹不必要的麻烦。带份合适的礼物。”赵瑞龙连连应下,他如今对李为民是真心佩服加几分感激,父亲的话更是让他绷紧了弦,打定主意这次去京城一定要表现得体。
陈海在省检察院接到电话,憨厚的笑声透过听筒传来:“为民哥,恭喜啊!终于要办大事了!没问题,我三十号肯定到!正好最近手头案子刚结,我跟家里说一声这几天有事不回去了。”他向来敬重李为民,视其为兄长,这种时刻自然义不容辞。
四月三十日,京城机场。李为民提前抵达,王建军开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与他同来接机。
下午,祁同伟、赵瑞龙、陈海乘坐的航班先后落地。
首先到达的是祁同伟,他穿着合体的衬衫西裤,风尘仆仆却精神奕奕,与李为民用力拥抱了一下:“学长!终于等到这天了!”眼神里满是感慨和祝福。“同伟,辛苦了。这是王建军,我发小,在总参工作。”李为民笑着介绍。王建军上前与祁同伟握手,笑容爽朗:“祁书记,久仰!为民常提起你,说你是他在汉东最得力的臂膀!”祁同伟连道不敢,心中却倍感温暖。
接着是赵瑞龙,他今天特意穿得比较低调,一身休闲商务装,见到李为民,收敛了几分平日的不羁,规规矩矩地喊了声“为民哥”,又客气地与王建军打了招呼,递上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是一对品质上乘的定制钢笔。“一点心意,祝您和嫂子永结同心,笔下生辉。”
最后是陈海,他还是那副憨直的样子,提着个简单的行李包,笑着捶了一下李为民的肩膀:“为民哥,嫂子呢?快让我们见见真人!照片上看就够漂亮了!”王建军也笑着与陈海握手,气氛融洽。
李为民将三人安排在东城一家环境清幽、颇有格调的宾馆,这里离明天婚礼的场地和几位发小都比较近。安顿好后,他直接带他们去了附近一家知名的老北京私房菜馆“悦和堂”。推开预定的包间门,刘伟和孙海已经等在里面了。
“来了来了!咱们的新郎官和远道而来的兄弟们!”刘伟扶了扶金丝眼镜,笑着起身相迎。孙海也沉稳地站起来,面带微笑。
李为民笑着给双方介绍:“同伟、瑞龙、陈海,这两位也是我穿开裆裤长大的兄弟,刘伟,在国家计委;孙海,在国投集团。建军你们见过了。建军、刘伟、孙海,这三位是我在汉东的兄弟,祁同伟,岩台县委常委;赵瑞龙,经商,我们的合作伙伴;陈海,汉东省检察院的骨干。”
都是体制内或者相关领域的年轻人,虽然初次见面,但有了李为民这层关系,加上王建军、刘伟、孙海刻意营造的热情氛围,很快就熟络起来。祁同伟不卑不亢,言谈得体,与刘伟聊起政策落地的一些共性问题颇有共鸣;赵瑞龙牢记父亲叮嘱,表现得格外谦逊有礼,对孙海提到的投资风向听得认真;陈海憨厚实在,偶尔冒出的直爽话语反而逗得大家一笑,和王建军聊起擒拿格斗也能说到一块去。
菜肴精致,地道京味儿。席间,话题自然围绕着李为民的婚事、京汉两地的趣闻以及一些不涉密的工作感悟展开。王建军说着军营里的新鲜事和最新的一些装备变化,引得陈海啧啧称奇;刘伟聊起宏观政策的微妙变化和下一步可能的调整方向,祁同伟和赵瑞龙都听得聚精会神;孙海分享些资本市场的前沿动态和国企改革的新案例,也让大家开阔了眼界。祁同伟则谈了谈基层治理的难点和在岩台推行“亩均论英雄”考核的实践,其务实和创新的思路让京城的几位发小也暗自点头。赵瑞龙也适当地说了些投资中医药产业园区的体会和遇到的挑战,态度诚恳,与之前那个浮躁的公子哥形象判若两人。陈海偶尔插话,讲一两个检察院遇到的颇具戏剧性的小案子,生动有趣,调节着气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名义,风起汉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名义,风起汉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