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民省长果然言出必行,特意将原定于次日一早的返程推迟了半日。这个决定看似寻常,却让随行的省政府秘书长和市、县领导们都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省长日程安排向来精确到分钟,能为一个县级干部的汇报调整行程,本身就传递出极强的信号。
这半天里,韩省长谢绝了所有拜访和汇报,独自留在招待所那间简朴的套房里。窗外是岩台县城逐渐苏醒的喧嚣,而室内却一片静默。他没有再翻阅那些厚厚的汇报材料,而是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反复研读和思考李为民昨日那些石破天惊的改革思路中。他时而蹙眉沉思,时而拊掌轻叹,时而起身在铺着旧地毯的房间内缓缓踱步。
越是深入思考,他越是感到这些想法不仅切中时弊,直指改革深化阶段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难题与制度瓶颈,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一套清晰而富有创造性、且具备基层实践支撑的解决路径。那份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构想,简直是为无数在融资困境中挣扎求生的乡镇企业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而那土地“三权分置”的探索思路,更是触及了农村改革最深层次的产权问题,若能稳妥推进,必将极大解放农村生产力。一种发现治国瑰宝的兴奋感,和一种推动历史进程的强烈责任感,在他这位封疆大吏心中交织升腾,让他心潮难平。
李为民同样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回到县政府那间临时宿舍,他毫无睡意。一盏孤灯下,他伏在旧书桌前,铺开厚厚的稿纸。他深知自己正在草拟的这份报告,其分量远超普通的工作总结。这不仅仅是他个人思想的结晶,更凝聚着在金山镇筚路蓝缕、在岩台县上下求索过程中,基层干部群众的实践智慧与血汗教训,甚至隐隐承载着他灵魂深处对某种历史必然的“预判”与引导。他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引用的每一个数据都力求准确,阐述的每一个观点都辅以鲜活的基层案例,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反复考量其现实可行性与可能的风险。窗外天色微明时,他终于为这份报告署上了标题——《关于深化县域经济改革、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若干思考与建议——基于岩台县及金山镇实践的分析》 。标题朴实,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下午两点,李为民准时带着那份墨迹未干却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期望的报告,再次来到韩省长的房间。他的眼中带着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韩省长接过那份厚实的手写稿,触手似乎还能感受到书写者的体温与专注。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用力拍了拍李为民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后,他立刻戴上老花镜,摒退左右,独自坐在靠窗的沙发上,如同一位严谨的考古学家面对珍贵文献,一页一页,极其缓慢而认真地阅读起来。
房间里陷入了长时间的静默,只剩下书页轻柔的翻动声,以及韩省长偶尔因为思路受到强烈冲击或引发深度共鸣而发出的、极轻微的吸气声。阳光透过窗纱,在老人花白的头发和专注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为民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身体坐得笔直,心情在巨大的期待与一丝不可避免的忐忑中保持着奇异的平静。他能听到自己清晰的心跳声,仿佛在为这份即将决定其命运的报告计时。
时间在沉默中悄然流逝。当时钟指向下午四点,韩省长终于翻过了报告的最后一页。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缓缓向后靠在沙发背上,闭上了眼睛,手指无意识地在那份手稿上轻轻敲击着,似乎在消化和整合脑海中奔涌的思绪。过了足足两三分钟,他才猛地睁开双眼,那双阅尽沧桑的眼中迸发出如同年轻人般锐利而炽热的光芒。他“嚯”地站起身,拿起那份报告在空中用力挥了挥,仿佛那是一件足以撬动时代杠杆的神器,洪亮的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些许沙哑:
“好!好!好!为民,你这哪里是‘若干思考与建议’,这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具有全国性战略价值的政策建言书,是一部来自改革一线、带着泥土芬芳的‘实践论’啊!”
他几步走到李为民面前,目光如炬地盯着他:“思路之清晰,论证之严密,建议之务实,尤其是其中蕴含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我敢说,很多在庙堂之上研究理论的专家,也未必能有你这样扎根实践又超越实践的深刻洞察!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以及分类推进国企改革这几部分,完全说到了当前改革深水区的痛点和痒处,为我们下一步的地方改革和经济工作指明了具体、可行的路径!”
李为民连忙站起身,心中虽波涛汹涌,但脸上依旧保持着谦逊:“韩伯伯,您过誉了。这只是基于基层实践的一些粗浅总结和摸索,还有很多不成熟、需要完善的地方,视野也可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不!已经很成熟,视野也足够开阔!”韩省长斩钉截铁地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这样的真知灼见,不能只留在汉东,必须让更高层看到,必须纳入国家决策的视野!这不仅仅是汉东的需要,也可能是整个国家改革进程的需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名义,风起汉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名义,风起汉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