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为民在金山镇砥柱中流之际,汉东大学也迎来了毕业季的躁动。研究生毕业的祁同伟,面临着关键抉择。
已成为汉东省检察院检察官的侯亮平,回校办理一些手续时,偶遇祁同伟。他依旧意气风发,言语间带着体制内的优越感:“同伟学长,听说你那个好朋友李为民,去了个特别穷的乡镇?唉,基层辛苦啊,以他的背景,何苦呢?学长,你研究生毕业,起点更高,更要慎重选择啊。需要我帮忙在省城牵线搭桥的话,尽管开口。”语气中的施舍意味让祁同伟暗自皱眉。
梁璐老师对祁同伟的“关心”也愈发明显,几次找他谈话,暗示只要他“态度端正”,留在汉东省城,甚至进入省厅,都不是难事。她那带着怜悯和施舍的目光,让祁同伟感到屈辱,又有一丝现实的诱惑。
在与即将本科毕业的陈海交谈时,祁同伟则以学长的身份诚恳劝道:“陈海,能继续读研深造的话,尽量去读。研究生学历无论在哪个系统,起点和未来发展都会更有利。这是我的切身感受。”他真心希望这位憨厚的学弟能有一个更高的平台。
陈海则告诉祁同伟,家里希望他先回汉东省检察院工作,可能以后再考虑深造。他担忧地问祁同伟:“同伟哥,为民哥那边好像不太顺利,你……真的还要去吗?侯亮平说的也不是没道理,基层太难了。”
祁同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一边是通往省城、权力中心的康庄大道,虽然需要付出尊严的代价;一边是追随学长,前往穷乡僻壤,前途未卜,却可能赢得灵魂的自主与并肩作战的豪情。
他反复摩挲着李为民不久前寄来的那封信,信纸上那力透纸背的字迹,描绘的虽是困境,却充满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斗志和远见卓识。他想起了李为民离开时那坚定的眼神,想起了自己立下的誓言。
终于,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祁同伟深吸一口气,在第一志愿栏里,用力写下了:“汉东省林城地区岩台县金山镇人民政府”。
当他把志愿表交上去时,负责的老师惊呆了,回来探亲的侯亮平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讥诮表情,梁璐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而陈海,则在惊愕之后,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复杂。
祁同伟知道,他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但他更知道,有些路,看似崎岖,却能通往灵魂的高处;有些人,值得追随,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
他望向南方,仿佛能穿透千山万水,看到那个在基层泥泞中奋力前行的身影。学长,我来了。无论金山镇有多少暗流汹涌,我祁同伟,与你同当!
而此刻的金山镇,李为民刚刚说服刘镇长,以镇党委政府的名义,向县委、县政府提交了一份关于请求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专项报告,并将信贷受阻的情况做了如实反映。他在默默地,为即将到来的学弟,也为金山镇的未来,铺设着虽然坎坷却方向正确的道路。风暴在酝酿,而砥柱已立。
喜欢穿越名义,风起汉东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名义,风起汉东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