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玄青子那边也取得了关键进展。他不仅找到了几例有利于东宫解释的星象古籍记载,更重要的是,墨影查到,钦天监监正最宠爱的一名幼子,三日前因牵涉一桩不大不小的科举舞弊旧案被人揭发,而揭发者的背后,隐隐有二皇子府的门客影子!这无疑是赤裸裸的威胁与交易!
掌握了这个把柄,皇甫宸并未立刻发作,而是选择在一个恰当的时机,于一次小范围的御前会议(皇帝虽昏迷,但某些重要会议仍在紫宸殿偏殿举行,以示国事不停)上,看似无意地提起了星象之事。
他并未直接反驳监正,而是忧心忡忡地表示:“近日星象有异,孤心甚忧。然,孤夜观史书,发现类似天象,未必主凶。譬如前朝景隆年间,亦有客星临紫微,时人皆恐,然当时太子恪尽职守,亲尝汤药侍奉病重的景隆帝,并以自身德行感召天下,最终客星隐去,帝星愈明,传为佳话。可见,天象示警,更在警醒人君与储君,需修德政,安民心,而非简单归咎于某一人。”
他这番话,引经据典,既承认星象异常,又巧妙地将解读引向了“储君更应励精图治、忠孝两全”的正面方向,同时暗含了当前皇帝病重、太子尽心辅佐的情形,一下子将被动化为了主动。
在场的几位重臣皆是人精,岂会听不出太子的弦外之音?再加上隐约听到的风声关于监正之子的事情,一时间,原本有些暧昧的态度立刻变得清晰起来,纷纷附和太子所言极是,天象莫测,重在人事修省。
钦天监监正本人更是冷汗涔涔,面色惨白,再不敢提半句“犯紫微”之语,反而顺着皇甫宸的话锋,改口称需细细推演,或许另有玄机。
这一场星象风波,在皇甫宸沉着冷静的应对下,被暂时化解于无形。皇后的这次出击,非但没能动摇东宫根基,反而让皇甫宸借机展现了他的能力与气度,进一步巩固了地位。
然而,经此一事,皇甫宸和苏璎珞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皇城内的明争暗斗不过是表象,真正的威胁始终来自于幽冥宗以及那神秘的“观星阁”和“归墟之眼”。必须尽快找到前往东海的方法。
这一日,苏璎珞的身体在精心调养下恢复了大半,对血脉之力的掌控也愈加熟练。她再次取出那块星图石板和远古兽皮地图,置于案上,同时将腕间银镯贴近石板中央的凹孔。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注入血脉之力,而是尝试着将昨夜为皇帝疗伤时,无意中与紫微帝星产生的那一丝微弱共鸣感,融入其中。她闭目凝神,意念跟随着石板上星辰的轨迹,飘向遥远的东方。
渐渐地,她的意识再次脱离躯壳,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一片浩瀚无垠的蔚蓝之上——那是东海!海天一色,波涛汹涌。而在那视野的尽头, beyond 那水天相接之处,她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巨大的吸力和深不可测的黑暗,仿佛那里是世界的尽头,万物的归宿——归墟之眼!
但与上次模糊的感应不同,这一次,她似乎还“听”到了一些别的东西。并非实际的声音,而是一种蕴含在天地法则中的韵律,如同潮汐涨落,如同星辰呼吸,低沉、宏大、亘古不变。在这韵律之中,夹杂着一段断断续续、仿佛跨越时空传来的信息碎片:
“……璇玑……匙……龙……气……合……归墟……门……开……”
与此同时,她腕间的银镯与星图石板同时轻微震颤,那凹孔的形状,在某种能量映射下,似乎与兽皮地图上描绘归墟之眼旁边的某个微小标记,产生了重叠!
苏璎珞猛地睁开眼睛,心脏狂跳不止!
璇玑?是指星图石板吗?钥匙?龙气合?难道开启归墟之门的钥匙,并非单一的信物,而是需要星图(璇玑)、苏氏血脉(银镯?)以及……真龙之气(皇甫宸?)三者结合?!
这个推断让她心惊不已。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前往归墟之眼,皇甫宸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而那句“归墟门开”,又预示着怎样的机遇与凶险?
就在她沉浸在巨大发现中时,青黛匆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异色:“娘娘,宫外有人递来一份拜帖,指名要交给您。送帖之人很是古怪,留下帖子便消失了。”
苏璎珞接过拜帖,帖子材质普通,但上面的字迹却透着一股空灵出尘之意。展开一看,只有寥寥数字:
“星移斗转,归墟潮涌。三日后,子时,京郊望海亭,观星阁门下,静候璇玑之主。”
落款处,是一个简单的星象图案。
观星阁!他们终于主动现身了!而且,称她为“璇玑之主”?是指星图石板,还是另有所指?
东海之行的线索骤然清晰,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浓重的迷雾与未知的危险。望海亭之约,是机遇,还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第三卷第五章完)
喜欢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太子妃的嫁妆是半座孤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