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刚刚经历惨烈内战、元气大伤的完颜阿骨打与努尔哈赤,尚未从彼此征伐的创伤中恢复,便已感受到来自大唐,那如同山岳般的巨大压力!
是联合自保,还是择一依附?两位雄主面临艰难抉择。
南疆,刘备的昭烈城瞬间成为了风暴眼!
东有大明虎视,西有西楚窥伺,北面大唐兵锋虽还距离遥远,然其席卷北方之势已成,一旦北方平定,兵锋南指亦是必然!
诸葛亮纵有经天纬地之才,面对这绝对实力的碾压,亦感压力如山。
汉中,刘邦的日子同样不好过。
白起如同悬顶之剑,韩信虽能勉力支撑,然国小力弱,后勤补给在秦军不断袭扰下已显疲态。
北出陈仓?谈何容易!
江东,项羽虽勇武盖世,坐拥扬州鼎,然其地处东南,先有李唐荆州军徐世绩牵制,后有朱元璋东征兵锋威胁,亦陷入了多面受敌的困境之中!
神州局势剧变,如同巨大的磨盘开始转动。
而在这历史洪流之下,那些超然于世俗王朝之外,却又与天下大势息息相关的势力,也被迫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稷下学宫,这座汇聚了诸子百家智慧的学术圣地,往日辩经论道的祥和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与压抑。
学宫大殿之内,百家领袖齐聚,气氛肃杀。
儒家代表面色忧虑:“秦尚法,唐重儒纳百川,明务实而近于苛。三家皆非完美之主,然当今之势,已不容我辈再超然物外。一步踏错,恐有覆巢之危!”
法家代表目光锐利:“嬴政陛下雄才大略,法令严明,乃结束乱世之不二人选!学宫当助秦!”
道家代表摇头:“李世民陛下兼容并包,气度恢弘,更能容我道家清静无为之道。且其持江山社稷图,更合天道!”
墨家巨子沉默不语,因其已倾力助唐铸定唐刀,实则已做出选择,此刻唯有沉默。
兵家、纵横家、阴阳家……各家争执不下,谁也难以说服谁。
主持议事的鬼谷子缓缓睁开眼眸,其目光仿佛看穿了时空,声音苍老而疲惫:
“大势如潮,非人力可逆。学宫超然之地位,恐将不存。然,百家之道统,不可绝于你我之手。”
他目光扫过众人:
“学宫…可散。诸子可依本心,择主而辅。然需谨记,无论选择何方,当以传承道统、延续文明为念,而非一味助纣为虐。”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
学宫解散,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但这也是在绝境中,为百家道统保留火种的无奈之举。
不仅仅是稷下学宫,那些盘踞地方、树大根深的千年世家,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煎熬。
以往,他们可以多方下注,左右逢源。
但如今,三大帝国展现出碾压性的实力与一统天下的决心,绝不会再容忍墙头草的存在!
李世民遣使携重礼与承诺,拜访山东、河北世家,许以高官厚禄,邀其共襄盛举。
嬴政的黑冰台密探与尉缭的暗线,则带着威胁与利诱,渗透江南、关中士族,迫其表明立场。
朱元璋的检校更是无孔不入,对江淮、两湖地区的世家大族进行严密监控,稍有异动,便是雷霆手段!
站队!必须站队!
而且几乎没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
站对了,或许能保家族富贵,甚至更上一层楼;站错了,便是身死族灭,万劫不复!
一时间,神州各地,暗流汹涌。
世家内部争吵不休,父子反目,兄弟阋墙之悲剧,屡见不鲜。
无数密使穿梭于道路,无数密信飞驰于城乡,一场关乎家族存亡的无形战争,在暗处激烈上演。
帝星加速,大势煌煌。
三大帝国如同三股无可阻挡的洪流,开始疯狂吞噬、整合一切力量。
中小势力在绝望中挣扎,或奋起反抗,或屈膝投降。
诸子百家与千年世家,这神州两大重要的力量支柱,也被彻底卷入这滔天巨浪之中,再无置身事外之可能。
整个天命神州,仿佛一张被拉到极致的弓,弓弦嗡鸣,杀伐之气冲霄汉!
一场决定最终命运的超大规模混战,已然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然而,就在这天地倾覆、万物刍狗的乱世之象达到顶峰之际——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那稷下学宫即将解散,诸子纷纷离去的前夜,一直沉默的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于自家精舍内,对着一面古朴的铜镜,低声自语,其内容却石破天惊:
“白马非马…坚白离…名实之辩,可乱乾坤。”
“尔等争的是疆土,是气运,是那虚无缥缈的天命…却不知,这‘名’之规则,亦可…重构真实?”
“或许,这猎场最终的破局之法,不在力,而在…‘名’?”
他指尖,一缕奇异的光芒,并非灵力,也非煞气,更非任何已知的法则之力,而是一种近乎概念性的、扭曲逻辑的波动,正缓缓融入那铜镜之中。
而在那铜镜深处,倒映出的并非他的面容,而是一片不断崩塌又重组、仿佛由无数矛盾命题构成的逻辑乱域!
《九州争天命》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州争天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