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碧眼之中寒光闪烁,手指用力敲击着王座的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查!给孤彻查!”
孙权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扫视着殿内文武,
“山越各部,虽素来不服王化,但此次作乱,时机之巧,规模之大,绝非偶然!孤要知道,是谁在背后给他们撑腰!是朱元璋的锦衣卫,还是……我们江东内部,出了吃里扒外的蛀虫!”
他的目光尤其在几家与山越地域接壤、关系盘根错节的士族代表脸上停留片刻,令后者噤若寒蝉,冷汗涔涔。
周瑜立于下首,虽面色依旧带着激战后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常:
“大王息怒。此事,臣与伯言已有计较。明军新挫,短期内难以组织更大规模进攻,此正是我肃清内患的良机。唯有后方稳固,方能无后顾之忧,与明军长期周旋。”
陆逊出列,躬身道:
“大王,都督。据初步探查,此次作乱的山越各部,行动统一,目标明确,直指曲阿粮草,显然受过指点。且其作战方式,较之以往散漫劫掠,多了几分章法,疑似有精通军阵之人幕后指挥。臣已加派细作,混入山越内部,并封锁了通往山越地域的各处要道,严防消息走漏,也防幕后之人再度传递指令。”
就在东吴高层紧锣密鼓调查山越之乱时,那支来自大唐的舰队,在移交了大部分弩箭、铁甲等军械后,悄然离开了建瓯港口。
刘仁轨站在船头,对前来送行的周瑜和陆逊拱手:“周都督,陆将军,止步。陛下有命,军械既已送到,我等需尽快返航复命。北疆战事吃紧,朝廷亦需兵力。吴国之事,还望吴王与二位早定大局。”
周瑜郑重还礼:“刘将军与大唐援手之恩,瑜与吴国没齿难忘。请转告唐皇陛下,吴国必不负所望,定将明军阻于长江之北!”
望着大唐船队消失在江雾之中,周瑜脸上的凝重却未散去,他低声对陆逊道:
“伯言,大唐援助虽至,然其自身亦面临北虏压力,不可久恃。内患不除,我吴国永无宁日。山越之事,你亲自去办,务必揪出幕后黑手,以雷霆手段,永绝后患!”
“逊,明白!”陆逊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数日后,丹阳郡与山越交界之地,一处名为“黑风坳”的险要山谷。
陆逊并未大张旗鼓进剿,而是亲率三千精锐,偃旗息鼓,昼伏夜出,如同幽灵般潜入山区。
他采纳当地归顺山民的建议,避开了正面隘口,从一条几近废弃的猎径,直插此次叛乱中闹得最凶的“乌浒部”老巢。
乌浒部依仗地势险要,并未料到吴军能如此神速地出现在核心区域。
当陆逊率军如同天降般出现在他们寨门前时,整个部落一片大乱。
战斗几乎是一面倒的屠杀。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吴军,对付这些虽有几分勇力却缺乏组织的山越战士,占据绝对优势。
陆逊指挥若定,分进合击,很快便攻破了寨门。
在清理负隅顽抗的残敌时,陆逊敏锐地注意到,部落中央那最大的、属于酋长的木屋内,似乎有异动。
他亲自带人冲入,却见那乌浒酋长已然倒在血泊中,胸口插着一柄淬毒的匕首,眼见不活了。
而窗口,一道黑影一闪而逝!
“追!”陆逊厉喝。
亲兵立刻追出,然而那黑影对地形极为熟悉,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密林之中,只留下一件被树枝刮破的黑色斗篷。
陆逊捡起斗篷,仔细查看,布料是吴国市面上常见的粗麻,并无特殊。
但他在斗篷内侧一个极其隐蔽的角落,摸到了一个以特殊针法绣出的、极其微小的印记——那并非任何已知势力的徽记,而是一个扭曲的、如同蛇类盘绕的诡异符号。
“这不是锦衣卫的风格……”陆逊眉头紧锁,心中疑云大起。
他仔细检查了乌浒酋长的尸体,在其手臂内侧,发现了一个类似的、但更为模糊的、仿佛天然生成的暗红色胎记般的痕迹,隐隐与那符号有几分相似,却透着一股不祥的气息。
“像是……某种邪术的烙印?”陆逊心中凛然。
他立刻下令,彻底搜查整个寨落,尤其是酋长的居所。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州争天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