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宁的快船队也及时回援,不断袭扰明军楼船侧翼,牵制其兵力。
汤和站在北岸帅舰上,远远望见南岸采石要塞后方升起的浓烟和隐约传来的喊杀声,知道奇兵已然奏效,但似乎遇到了顽强阻击。
他眉头紧锁,判断着战场形势。
“传令,主力舰队,向前压迫三百步!施加更大压力,为廖将军创造机会!”
明军楼船火炮轰鸣得更加密集,整个江面仿佛都在颤抖。
采石矶之战,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水陆两条战线都陷入了僵持,任何一处的崩溃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周瑜已赶回要塞,亲自指挥陆路防御,他目光扫过焦灼的战场,最后落在东北方向。
“陆伯言的后军…应该快到了吧?”
他心中默念,这是一早就与陆逊约定的预案,一旦前线吃紧,后军需立刻增援。
然而,就在此时,一骑快马疯狂奔至周瑜面前,骑士浑身是血,滚鞍落马,嘶声道:
“都督!不好了!陆逊将军遣小人来报,我军后方出现大批身份不明的军队,打着…打着‘山越’旗号,突袭了我粮草转运重地曲阿!陆将军被迫分兵救援,援军…援军恐要延迟抵达!”
“山越?”周瑜瞳孔骤缩。
吴国内部的山越部落,虽时有骚乱,但在此关键时刻,如此大规模、有组织地袭击后勤要地,绝非巧合!
是了!
朱元璋岂会只做一手准备?
除了正面战场,暗地里的手段,同样阴狠!
前有强敌,后有内乱,援军受阻……采石矶,还能守住吗?
周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传令全军,死战不退!纵无援军,我吴国儿郎,亦能血战到底!”
采石矶,战火已燃烧至最炽烈的阶段。
陆路上,廖永忠所率的五千明军精锐,如同楔入吴军侧后的一颗毒牙,虽被周泰、韩当拼死挡住,却依旧在不断啃噬着吴军的防线。
每一刻都有士兵倒下,隘口前的土地已被鲜血浸透。
周瑜亲临一线指挥,凭借个人威望与精准调度,勉强维持着战线不溃,但兵力捉襟见肘,防线多处告急。
江面上,明军主力舰队在汤和的命令下,加强了攻势。
火炮轰鸣不止,试图压制吴军水寨,为陆路创造更多机会。
黄盖、甘宁指挥水军奋力抵抗,舰船损失不断增加,江面上漂浮的残骸越来越多。
更致命的是后方传来的噩耗——山越叛乱,曲阿遇袭,陆逊援军被阻!
这个消息如同瘟疫般在苦战的吴军士卒中悄然蔓延,绝望的情绪开始滋生。
“顶住!援军必至!”
周瑜的声音已然沙哑,白袍上沾染了点点血迹,分不清是敌人的还是自己的。
他目光扫过疲惫不堪却仍在死战的将士,心中亦是一片沉重。
他知道,信念是此刻维系战线的最后支柱。
就在采石矶血战方酣之际,辽阔的东海之上。
由大唐登州水师五十艘海鹘战船组成的援助舰队,正满帆疾驰。
鲁肃立于领头战舰的船头,海风吹得他衣袍猎猎作响,他却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盯着西南方向,那里是东吴,是正在浴血奋战的故土。
“鲁大人,风向正好,照此速度,最迟明日黄昏,便可抵达建瓯外海。”登州水师统领,郎将刘仁轨走上前来汇报道。
他年富力强,眼神锐利,是李靖颇为看好的水军将领。
鲁肃眉头紧锁,拱手道:“刘将军,有劳了!只是不知前线战况如何,若采石有失,建瓯危矣!能否再快一些?”
刘仁轨沉吟片刻,望向天际变幻的云层,决然道:
“传令各舰,收起部分船帆,改走更靠近岸线的‘内侧水道’!那里风浪虽险,暗礁丛生,但可节省半日航程!”
“内侧水道?”副将一惊,
“将军,那条路多年未走,海图不全,风险极大!”
“顾不了那么多了!”刘仁轨斩钉截铁,
“大唐既已出手,便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全军提高警惕,了望手加倍,舵手轮换,务必在天黑前穿过最危险的黑水礁域!”
舰队在他的命令下,毅然转向,如同一条矫健的游龙,驶入了那条波涛更急、暗流汹涌的近岸航道。
喜欢九州争天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九州争天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